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悟性认识论观照下的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18-02-24 08:26

  本文关键词: 悟性认识论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出处:《教育导刊》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悟性认识论视野下的有效教学反对以牺牲学生人文精神为代价来追求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它强调知识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强调学生个体精神与知识意义的融会贯通与和谐统一。在悟性认识论观照下,教师对有效教学策略的决策一定是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蕴育和谐化、课堂管理体现人性化、课后作业张扬个性化、课堂评价突显发展性等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effectiv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of understanding opposes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at the expense of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It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knowledge to the growth of students' lives. Under the epistemology of understanding, teachers' decision on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must be based on the respect for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eachers can create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 classroom management reflects humanization, after-school homework publicity personalized, classroom evaluation highl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strategies a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项目“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决策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编号:09YJA8801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感悟教学的生成机制与设计研究”(编号:SWU120948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炳章;“悟性思维”过程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皮连生;吴红耘;;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7期

4 侯才;论悟性——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和特质的一种审视[J];哲学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珏;思维模式对汉语和英语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郑维;;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伶俐;何静令;;新形势下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琳;;中外编辑翻译稿对比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5 程广文;宋乃庆;;论高等教育本质与高等学校管理科学性[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Z1期

6 郭炎华;;论英语单词的“误用”与“巧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1期

7 樊英波;;英汉思维模式及表意形式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9年03期

8 沈虹;;创意传播管理(CCM)与整合营销传播(IMC)的比较研究——跨越文化的视角[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0年05期

9 喻芒清;;论高校辅导员的悟性修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10 张宇;;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逻辑错误分析[J];甘肃科技;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方刘;;论推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中国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师英杰;人的创新能力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李霞;语文体悟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华龙;体悟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曹根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顼;追随的内容结构及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唐金灿;中国理工科博士英语学术写作之错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花惠媛;慈惠堂西王母信仰的神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李雪英;认识论视域中的王阳明哲学[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章咏秋;开发儒家德育资源,,优化现代大学德育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新颖;走出生命的断层[D];河南大学;2006年

7 胡实;课程标准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教育价值观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纬芳;从关联理论角度对比研究英汉言语幽默的理解[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9 高伟霞;学校教育阶段非连续性教育探讨[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朱晓嘉;形合、意合的辩证观与翻译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郭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3 冯凭;理性与悟性——中西认知模式的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2期

4 钟启泉;有宝华;;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10期

5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6 黄盛华;中西悟性认识的差异[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胡炳章;当代“悟性思维”研究中的神秘主义现象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侯才;论悟性——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和特质的一种审视[J];哲学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海平;郑三元;;体验: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09期

2 王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刘晓玲;;论《公修教育学》有效教学的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王慧霞;;面向生活的有效课程策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黄显涵;李子建;;建构有效教学的策略:反馈理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7 马超;;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实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宋秋前;;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9期

9 蒋萍;马广彦;;从新课程看有效教学的标准[J];社科纵横;2007年06期

10 赵静;赵蕾;王辉;;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经钰;任秋洁;王宇昕;;主题知识网站应用于教学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志军;李志刚;;关于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思考[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黄梅;李远蓉;;三维目标的知识加工与教学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袁书凤;孙河川;;2009年教育效能学术成果文献综述[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杨朝政;李淑英;;和谐 互动 睿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中《信息交流技术》专题的设计[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吴半边;;以多元智能理论构建科学素质的实践和探索[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9 张长谦;陈小娴;;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校本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10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 健;课改:质量就是生命[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王兆正;做错的同学请举手[N];天津教育报;2008年

3 中央电化教育馆 王珠珠;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4 樟树市义成中学 邓永忠;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实现途径[N];宜春日报;2010年

5 张宏峰(作者系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一中书记);掌握思维规律 提高教学效率[N];朔州日报;2006年

6 王家俊;数位美国教育著者来华演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潘晓南;基于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N];光明日报;2006年

8 小波 洪明;溧阳教师郭根福:34年编著 58册教材[N];常州日报;2010年

9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赵培敏;“六导”教学策略[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映学;初中学生空间与图形认知技能获得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艳梅;科学哲学视域下反映真实科学的理科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吕丽蓉;香港普通话教师专业能力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耿志涛;个别化教学的有效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屠宏;网络学习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斐;成就目标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作用[D];河北大学;2006年

10 于素红;小班化对有效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29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29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a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