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义务教育“择校”困境博弈均衡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6 11:29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 切入点:择校 出处:《教育科学》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义务教育择校现象涉及的教育政策主体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学校、择校家长及学生、择校弱势群体等。各主体历经16年的博弈已深陷于择校困境之中。基于此,从博弈论角度探求其各自的价值取向及诉求,建构和分析各主体之间博弈模型,对择校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合理的解释,审视当前的教育政策制度缺陷应有所启示。
[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policy involved in the phenomenon of compulsory school selection include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education supervision depart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school, the parents and the students. The subject has been trapped in the dilemma of school selection after 16 years of gam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ir respective value orientation and demand from the angle of game theory, constructs and analyzes the game model among the subjects.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is given to the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school selection phenomenon, and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olicy system should be illuminated.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潮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分类号】:G5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建松,吴亚卓;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6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云峰;“三农”的财政政策缺陷与弥补[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陈冬丽;;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受教育权问题及成因[J];甘肃农业;2010年07期

3 郭朝晖;;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范先佐;;构建“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李凤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问题的思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6 徐镇;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7 彭波;;湖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问题与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8 彭波;;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溯源——基于对湖南义务教育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9 李晓荣;;我国农村教育福利存在的效率问题及原因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5期

10 艾丽娟;蔡艳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成本的变化趋势与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天添;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与优化[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荣;河南省农村教育福利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郭俊杰;对我国涉农补贴政策及资金管理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刘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问题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4 周瀛;农村义务教育与政府财政体制改革[D];浙江大学;2004年

5 左鹤飞;辽宁省建平县基础教育投资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胡丹丹;教育的经济贡献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刘凯;河南省新野、淅川两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立军;后农业税时代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构[D];苏州大学;2006年

9 郝菲;财政教育支出问题与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邵新顺;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析论[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磊;杨兴丽;吕廷杰;;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卡组织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博弈[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高博;;浅论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2期

3 陆劲松;;从博弈论研究道德本质及特征[J];理论观察;2010年04期

4 张静茹;苑淑娇;;保定市唐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现状调查[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古玲,李艳;教学评估博弈模型及其均衡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殷永清;付文娟;;保定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查[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7 刘洁;;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争议与探讨[J];新西部;2010年12期

8 于忠海;;义务教育择校的政策导向:从机会博弈到权利保障[J];教育导刊;2010年12期

9 于忠海;;义务教育择校的政策导向:从机会博弈到权利保障[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11期

10 郑子莹;统一办学条件标准 保障义务教育底线公平[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金花;;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董康;江苏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新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李智 李卫中;我省义务教育要升级[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3 吴宏豪 汕头市金平区财政局;浅谈加强城镇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N];汕头日报;2008年

4 记者 朱萍 通讯员 徐超;港城81万中小学生开学[N];连云港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陈首文;祁阳义务教育7年投入2个亿[N];永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袁京;九成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将提高[N];北京日报;2009年

7 记者 郭在伟;16所初中移交各区管辖[N];郑州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梁明;全市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兑现到位[N];绵阳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晓斌;研究审议义务教育绩效工资等13项议题[N];邯郸日报;2009年

10 岳娟红;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出台[N];太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立新;基于博弈模型的复杂系统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慧;空间结构种群中基于博弈模型的合作进化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璐;中国零售业态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婷婷;中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辛宝贵;一类层递附生型供应链产量博弈模型及其复杂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张永鹏;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陈顺良;矿产企业投资战略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干燕丹;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制度、责任与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先斌;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董玲玲;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蔡张喜;利益、失灵与均衡[D];安徽大学;2010年

6 侯娓娓;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呼娜;日本の义务教育にぉける特别活动に关する一考察[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伍红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钟耿;县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吴海潮;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74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74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1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