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危机下的道德教育困境与出路探索
本文选题:意义危机 切入点:道德教育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中,意义危机问题不断显现,道德教育随之陷入了精神实质弱化、情感基础缺失和肤浅化的困境。面对意义危机,探索道德教育新的出路已显得尤为迫切。道德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与意义问题密切关联,这决定了道德教育必然与意义世界相关联,道德教育应该是以意义关怀为精神意蕴的活动。然而,以往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遗忘了意义问题,当前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存在遮蔽意义问题的隐患。学校道德教育走出时代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确立意义关怀的使命,并在目的和内容层面作出调整。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crisis of meaning appears constantly, and moral education falls into the dilemma of spiritual essence weakening, lacking of emotional foundation and superficial. I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to explore a new way out of moral education. As a way of human existence, mor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blem of meaning, which determines that moral education must be related to the world of meaning.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an activity with meaning care as its spiritual implication. However, moral education, which has been divorced from life in the past, has forgotten the issue of meaning. At present, moral education returning to the world of life has hidden dangers to cover the problem of meaning. One way out of the dilemma of the times for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to establish the mission of meaning care and to make adjustments at the level of purpose and content.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青少年价值认同的现状与学校德育改进研究”(11YJC880050)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史少博;现代性的理性偏向[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兵,陈贤忠;人的全面发展视界中的高校德育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吴登峰;戴着镣铐舞蹈——《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性之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邹吉忠;现代制度与自由秩序的形成[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7 薛军;良法何在?——论法治的价值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8 郑崧;教育世俗化与民族国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9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10 安桂清;;整体课程:面向21世纪的课程愿景[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龙艳;;文学的宗教伦理批评——以西方文学与基督宗教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焦春;朱喜梅;;中国冰雪文化发展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伟;写作者的话语姿态[D];郑州大学;2000年
2 邓红;论威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暨南大学;2001年
3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伍文亮;人性及其善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性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6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山小琪;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彦然;学校德育制度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贵权;论价值理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王多;人在哪里——西方人文主义对技术进步论的诘难[J];探索与争鸣;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龙良;亚丽;;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全与完善[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2 王贺;;论孔子德育思想的践行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3 郭颖;;从知识人到幸福人——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检视[J];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03期
4 刘亭亭;;日本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心灵教育”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5 周静;;家庭德育中的“榜样”效用及存在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张夫伟;;道德教育:自由选择与价值引导的二重变奏[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徐冬青;;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8 王欣;;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的历史演进及其关系辨析[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9 梁红;;《三字经》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师;2011年24期
10 郭长征;;浅议优化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齐学红;;道德教育的文化人类学视野[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蕊;;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7 张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余志祥;;孔子、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吴元训;;德谟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韩伟;常家树;;校园德育人性化教育的和谐需求[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树伟;道德教育别玩“花脸”[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曾晓桃 袁国基 杨健君;洞口道德教育甘霖滋润10万青少年[N];湖南日报;2009年
3 周艳;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李淑贞;浅说道德教育[N];平顶山日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最困惑的是道德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王丽英;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柳艳芳 通讯员 赵士辉;如何造就心灵美好的未来一代[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宋晓梦;道德教育在探讨中努力前行[N];光明日报;2004年
9 河南省鹤壁市教委主任 隋步景;道德教育别忘了传统[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记者 蒋增科;强化道德教育 推进均衡发展 为建设美好未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N];咸阳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崔欣,
本文编号:1626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62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