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指导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践与策略
本文选题:课程改革 切入点:教师专业发展 出处:《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9期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训练引起更多方面的重视。文章通过厘清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遇到的教育理念学习、课程价值定位、教学技能训练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总结和提出内化纲要精神、服务基础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能力培养、拓展实践方式等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和途径,深入开展微格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加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促使其满足并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下课程教学的需要。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outline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By clarifying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such as the learning of educational idea, th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value,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skills,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pirit of internalizing the outline, serving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perfe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ability, expand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ies and ways, carry out the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of microteaching skill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an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in-service teachers.It can satisfy and adapt to the need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new period.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研究”(2009SJGLX253) 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学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策略研究”(2012B824)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规划项目“河南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122400450150)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国皇;;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实践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司志民;姚会强;;建构主义对作文教学的启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冯建瑞;;浅析英语课堂中制约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佟延秋;任其华;;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穆刚;;论问题理解与表征能力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戴慧;;谈情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艳;;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10 黄云和;周茂春;;微格教学运用于师范教材教法的初步尝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张洁;;从《新音乐课程标准》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仇雪梅;基于控制论建构主义的思维建模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静;概念图/思维导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周捷;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囡囡;面向教育硕士培养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平台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纪伟丽;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9 刘海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朱梅;高中思想政治课浸润式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振英;刘林德;;师范院校微格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02期
2 徐文基;试论微格教学的缺失及其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婧;;转型课程领导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2期
2 孟凡丽;程良宏;;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哲学及其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31期
3 梅新林;杨天平;;新课改语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2期
4 蔡子华;吴克勇;;新课改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学校管理;2008年05期
5 单永志;;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价值[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3期
6 曾绮年;;培道中学: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04期
7 段发明;;论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形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8 王文岚;尹弘飚;;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与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9 池文英;;对有效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10 ;香港教育局推出校长及教师专业发展课程[J];中国德育;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5 李娟;;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反思——以西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于学书;符丽萍;;校本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7 许光勇;刘俊峰;郝景岐;;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8 张海燕;洪彦;张蕾;;学校研修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9 刘淑芬;;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重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明确思路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3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陈有新;罗湖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商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王亮;庆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陇东报;2011年
7 记者 丁雷;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N];大连日报;2009年
8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吴颖惠 张干萍;阅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武明恩 罗移山;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湘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特级教师 李重庚;构建教育生态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湘潭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4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2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张进;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郝少平;实践生存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8 卢菲;中小学网络教师培训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2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0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