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从“培养目标”到“质量目标”——“教育质量”观发展演变的一种趋势

发布时间:2018-04-03 00:15

  本文选题:教育质量 切入点:培养目标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19期


【摘要】:自建国以来,教育目标逐步从注重"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培养目标"转向"提高教育质量"的"质量目标"上来,"教育质量"逐步从抽象的教育观念转变为操作化的考评行为。"教育质量"一词本身不单是教育目标的静态描述,更逐步地演变为一种价值观表述与方法论基础,即教育质量必须依靠度量化的数据反映出来。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untry,The term "quality of education" itself is not only a static descrip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but also a basis of values expression and methodology, that i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must be reflected by quantitative data.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益明;教育质量的概念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2 林正范,贾群生;高等教育质量概念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周作宇;;论教育质量观[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12期

4 安心;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初探[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刚,王昌民;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系列研究之二[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杨琴;;高等教育质量观:一元与多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3 李晓群;;谈高校扩招效应与教育质量控制[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三个基本概念的辨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靳涌韬,衣庆泳;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衡量标准探微[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周彩云;;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6期

7 叶绪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苏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体系结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9 杨明,陈文干;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10 吴雪;陈兴明;;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新进展[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永春;;职业技术院校效能初论[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林顺英;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向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敬严;基于服务营销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严芳;教育元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迎爽;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丽军;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坚;福州市城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晁娜;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3 汪晶;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全面质量管理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唐萌;大众化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论建构[D];河南大学;2011年

5 董魁;基于TQM的新兴交叉学科教学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富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朱建芳;农村师资与基础教育质量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9 沈明明;中美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方丽娜;基础教育质量评估的研究:以学生为评估主体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荣安;追求卓越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些理论的探讨与东方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 朱益明;教育质量的概念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3 辛涛;李峰;李凌艳;;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康健;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J];北京高等教育;2000年05期

5 张济生;对“教育质量”内涵的新认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靳涌韬,衣庆泳;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衡量标准探微[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王敏;教育质量的内涵及衡量标准新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2期

8 王全林;教学成果评价与教育质量标准初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9 徐传德;我们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5期

10 欧阳常青;教育质量:过程与状态的统一[J];江苏高教;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春燕;;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之我见[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许彩萍;;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方晓东;王燕;;中国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脉络[J];人民教育;2011年02期

4 郑富芝;;构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J];中小学校长;2008年02期

5 夏扉;宋晓云;;科学教育质量观的现实考量[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张伟;;精致实施“流程图”管理,高效提升融合式教育质量[J];四川教育;2011年05期

7 戚业国,陈玉琨;论教育质量观与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03期

8 田慧生;;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追求[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年11期

9 洪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在第五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摘要)[J];江苏教育通讯;2010年03期

10 杨云云,王成友;关于创新教育评价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卓民;;道家教育培养目标探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许科红;;大学生个性因素的聚类分析与教育对策[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赵发中;;《管子》教育思想三则[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施光明;;北魏中书学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陈永东;;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蔡静文;;以和谐人格为核心,构建现代心育新体系[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国;;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程家福;董美英;;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朱汉民;;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文犀;;北美殖民地时期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王一军;理想的教育质量观与现实的教育质量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苏联盛;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N];钦州日报;2011年

3 张杨 张立彬;做完整的信息社会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赵致琢;高素质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法[N];计算机世界;2000年

5 中央教科所博士后工作站副研究员 蔡可;正视课外“上班风”[N];人民日报;2009年

6 吴晶;中国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晓帆 新风;鹏城如画里 前海见晴空[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李爱国;送孩子一把生活的金钥匙[N];中国信息报;2009年

9 通讯员 李映华 邱杰;尽一切可能解决教师生活困难[N];深圳特区报;2009年

10 关慧;民办学校急需树立品牌意识[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席琴;关于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吴孔宝;学校管理新概念[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柳春艳;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伦峰;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悦颖;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与学校科学管理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邓见兰;对我国教师教育目标若干问题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慧芳;中美科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文美;我国城乡二元教育结构背景下农村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缴洪勋;我国高校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建设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2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02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2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