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知识体系建构的思考
本文选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知识体系 切入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4期
【摘要】:教育科学研究需要方法的指导,方法不是单纯的技术,方法亦有自身的体系。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大体形成了并列式知识体系和逻辑式知识体系,但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方法体系建构还处于萌芽和争鸣阶段。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属于科学方法体系的一部分,其自身有四个层次多种类别。而作为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也要因学习对象或学习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方法体系的层次和类别上进行不同的组合。
[Abstract]: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needs the guidance of methods, methods are not simple technology, methods also have their own system.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al science in China have generally formed a parallel knowledge system and a logical knowledge system, b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thod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contending stage.The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system is a part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system, which has four levels and various categories.However, the knowledge system as a course should be combined in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earning objects or learning level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绵涛;西方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传胜;;“混沌”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阎亚军;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乐先莲;;比较教育和社会学的关系史及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李润洲;;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偏好及其澄清——解读《教育的科学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6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许庆红;;现象学对学科教学论的意义[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8 陈君贤;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范式的研究——对我国教育券实践的若干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尹芳;;论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0期
10 张厚军;;浅谈教室环境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J];成功(教育);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伦信;;论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金林祥;涂怀京;;陈鹤琴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前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邓友超;;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雷美艳;欧阳昌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探讨[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权力分析刍议[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尹筱莉;;科学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其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郑卫新;;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我国音乐教育学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莉;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邱红宇;归因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晓平;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新课程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文;论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轶;以“尊重”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文化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盛毓;论学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觉及其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利娟;图式理论对高三叙事性文本阅读与写作材料运用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力文;高中学生社团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生;林盾;戴年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2 孙舜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钢琴教学体系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0年03期
3 张永第;胡宇红;;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李旭;关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和范畴体系建构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高治平;李波平;何小珍;刘运美;郭玉;雷小勇;;高校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02期
6 刘杨;;谈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体系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7年24期
7 唐国军;;天道、人道与治道: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三[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8 吴建民;;经学元典与古代文论体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孙丹儿;王祖浩;;基于化学实验思维发展的教材内容体系建构探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年05期
10 张廉,,苏学增;论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构的价值模式[J];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克会;方曼;门永生;朱伟;;城市安全生产风险监管要素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田长青;任继鑫;;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体系”建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胡振民 潘怀平;刑法体系建构的逻辑[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丁丽洁;体系建构还是问题应对?[N];文学报;2006年
3 于勇 陈曦;“三位一体”思想指引下的德育体系建构[N];中国教师报;2006年
4 张国功;读史有疑方有得[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傅郁林;差异而非统一:和谐社会的法律服务体系建构思路[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葛永海;中国文学地理学:理论奠基与体系建构[N];光明日报;2007年
7 罗凌;借鉴“五山模式”[N];贵州日报;2006年
8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学导论[N];文艺报;2006年
9 王永强;草根传播2.0: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N];中国经营报;2006年
10 董洪江;中国灾备管理欲实现全程一体化[N];中国保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国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王勇;犯罪构成本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杨矗;对话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楠;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构中的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魏潜;论物债二分理论及其对民法典体系建构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朱朝辉;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中的胡风文艺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8 白玮;国有资本财务监管框架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姜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论转型时期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及其体系建构[D];苏州大学;2003年
2 柴s
本文编号:1706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0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