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教育框架》的特点及启示
本文选题:美国 + 《科学教育框架》 ; 参考:《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摘要】:《科学教育框架》提出了新阶段美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愿景,反映出美国人才培养方案的新动向,在对科学的理解上,实现从"探究"到"实践"的跨越,在科学教育方面,体现从"科学与技术"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整合,在学科教育内容方面,体现从科学"概念"到学科核心思想的提升。推进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应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地位、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启蒙性和基础性作用;注重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统整性、综合性与实践性,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充分重视科学教育研究及其成果运用。
[Abstract]:The Framework of Science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vision of American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new stage, which reflects the new trend of America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it realizes the leapfrogging from "inquiry" to "practice", and in the aspect of science education,It embodies the integration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nd the promotion from the concept of science to the core thought of discipline in the content of subject education.To promote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we should improve the status of science cour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nlightenment and basic role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comprehens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science cour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ay full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ts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霞;美国STC教材简介[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杨秀梅;费斯勒与格拉特霍恩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3 陈新民;美国“全国历史日”活动的经验及启示[J];学科教育;2002年11期
4 王海燕;文化的多元与共生:美国“在家上学”运动述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姚霞;影响美国校长培训发展的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6 李明忠;学生事务管理下的美国大学生心理咨询[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1期
7 蒋显菊;中美教师教育改革对比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郑百伟;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其实施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09期
9 刘广;徐福荫;;美国专业认证体制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认证[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10 陆纪坤;黄迅成;;美国居家教学的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陈竞秀;;美国学校暴力干预方案评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姜靖;我国将促进小学和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刘小丽;PDS: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D];河北大学;2005年
4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艳杰;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李强;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教育实习的研究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康健;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包娟丽;美国个别化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瑞刚;美国私立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郑丽君;美国快速启动规划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5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55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