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学生评价观转变策略

发布时间:2018-04-17 20:23

  本文选题:新课程 + 学生评价观 ; 参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年10期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大多数教师承袭传统的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学生评价观,没有真正意识到新的学生评价观的价值所在。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评价观,可以采取学习策略、反思策略、研究策略、实践策略和合作策略等。教师学生评价观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还需要从宏观上对教育政策、考试选拔制度等进行改革,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创造学生评价改革的外部条件,形成鼓励、支持教师转变学生评价观的环境氛围,促进教师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most teachers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student evaluation view based on th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do not really realize the value of the new student evaluation view.To change teachers' view of student evaluation, we can adopt learning strategies, reflective strategies, research strategies, practical strategies and cooperative strategies.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evaluation view is a long and complicated proces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education policy and examination and selection system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and fully mobilize the various forces to create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students' evaluation reform.The environmental atmosphere of encouraging and supporting teachers to change students' view of evalu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hang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view of evaluation are form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延玲;石毅;;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姜勇,郑三元;理解与对话——从哲学解释学出发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晶;;80后青年语文教师的迷失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袁利;;浅谈素质教育下“和风细雨”式的德育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3 王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苗培周;杨晶;王彤;;学研结合,培养和训练高师学生科研能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张荣花;;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情感教学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孙立梅;;谈师范院校学生资料积累技能训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戴斋环;;自我的迷失——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错位的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吴静;;听评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肖丽;;赞赏在教学中的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10 祖平;;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沈会成;;学困生的转化与预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张峰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黄清;论质的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宝庆;协商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智;高校新资助政策及其实施的育人功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晗;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孟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丽艳;再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布白手法的运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春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现代转型思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冷宁;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金国婷;高中生的爱情观与爱情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潘德荣;基于“此在”的诠释学[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包彩娟;美国的科学教育危机[J];外国教育动态;1982年05期

3 刘少杰;走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总体趋向[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4 王金福,汪丽;争论的解释学意义[J];唯实;1999年11期

5 张法;作为后现代思想的解释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矫爱玲;张婷婷;李成超;;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年04期

2 吴保明;;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魏为q,

本文编号:1765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65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