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实现教育的两种转向
本文选题:生命教育 + 教育目标 ; 参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年04期
【摘要】:教育是最具有生命性的事业。个体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是"因生命而生"、"为生命而成"的活动。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基准,使教育回归生命的原点,同时,它也使得教育的目标从生存转向生活,教育的立场从社会转向个体。生命化的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一种应然追求,而且,更是"以人为本"时代的必然选择。
[Abstract]:Education is the most vital cause.Individual lif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 and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of education. Education is the activity of "living for life" and "becoming for life".Life education is based on life, which makes education return to the origin of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makes the goal of education change from survival to life, and the standpoint of education changes from society to individual.Life-oriented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pursuit of education, but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in the era of "people-orient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新形势下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成果(09YJA880012)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燕国材;生命教育的原则[J];中学教育;2003年10期
2 张鸿燕;;美国开展生命教育的做法及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6期
3 刘慧;;生命教育为健康成长奠基[J];博览群书;2011年06期
4 ;生命教育: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Z1期
5 赵学勤;由教育目标想到的[J];中小学管理;1998年04期
6 本刊编辑部;珈语;艾松段;屹崔严;崔严;;谁给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提速?[J];人生十六七;2004年10期
7 ;访谈——关于“生命”的四个忠告[J];人生十六七;2004年10期
8 龙海霞;;生命教育研究中的本土意识[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9 朱清华;;生命因责任而精彩——关于责任的生命教育课的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4期
10 高闰青;;“以人为本”:确立教育目标的终极依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家荣;;重视心理层面的生命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游海疆;;生命教育:后现代话语与能量场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3 陶新华;周丽芳;;以预防为重点开展高校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辛隐;;内观法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汉民;;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周明远;程功明;;用协同理论指导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金盛华;章志光;;试论创造力的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吴国珍;;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金忠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论纲[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10 王镜虞;;陶行知的教育哲学观浅析[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卫星;关注孩子们的生命焦虑[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周如俊;呼唤“生命教育”课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严阳;“生命教育”不应仅限于“性健康”[N];工人日报;2003年
4 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年
5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教授 宋莉华;清明时节,请关注生命教育[N];文汇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闵凌欣;生命教育应成为教改核心环节[N];福建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牛敏 杨旭春;生命教育:让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N];延安日报;2010年
8 罗楚春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生命教育”改变的不只是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肖川:生命教育更重要[N];深圳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秦兴利 本报通讯员 冷新星 高帆;你对生命和死亡了解多少?[N];河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但武刚;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曾];教育目标的伦理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2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3 张美云;生命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娜;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卞立慧;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师素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晓庆;先秦道家人生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四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死亡态度及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徐生梅;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6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6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