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教师权威的反思与重构
本文选题:后现代主义思潮 + 教师权威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12年03期
【摘要】:正一、后现代主义与教师观后现代主义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西方社会中重要的文化思潮。但由于后现代主义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以致国内外学者们无法给其一个准确的定义。随着"技术统治"、"工具理性"、"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等概念的提出,出现了强大的反科技理性思潮。人们对科技理性的质疑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倡导怀疑和否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产生。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包括: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
[Abstract]:First, post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trend of thought in western society since the 1970s.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a unifi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postmodernis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unable to give an accurate definition.With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ical dominatio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ide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ppears a strong trend of anti-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People's questio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ism trend of thought advocating doubt and negation has gradually emerg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ism include: criticizing rationalism and advocating irrationality
【作者单位】: 河南安阳师范学院;
【分类号】:G4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芳;;伯乐的现代时——新型教师权威导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3期
2 冯妍;;浅谈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及对比较教育学的影响[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3 田玉良;;教师,如何快乐[J];今日教育;2011年Z2期
4 张光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权威的重塑[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杨英;;我国农村教师权威问题及其超越[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6 周明;;教师权威的另类解读——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权威观[J];教师;2011年26期
7 王梅菊;赖文;;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刘晓利;;浅析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权威的重构[J];才智;2011年22期
9 柯鹏;;改革我们的上课仪式[J];基础教育;2007年04期
10 杨亚昆;;何谓“师道尊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美森;韩秀艳;;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3 杨韶刚;Charles H.Helwig;;青少年对教养权和自我决定权的判断和推理[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廉串德;;心理测验结果的反馈对教师领导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娟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践行过程的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双全;中小学师生冲突有何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 李长萍;积极建构课堂交互教学文化[N];光明日报;2008年
3 常开发;抓好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设想[N];黔西南日报;2008年
4 刘玉江;教育观念必须革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浙江诸暨 章明超 卢微敏;尊重学生“隐性”权利 营造课堂教育公平[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余文森;在新课程中重新修炼[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崔秀珍;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8 陈 文;校本教研的着力点[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夏玉征;新课标理念与课堂教学[N];张掖日报;2005年
10 屈兑梅;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N];陇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沈萍霞;教师权威的困境与出路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沈t,
本文编号:1766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6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