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学校空间的构成及其生产

发布时间:2018-04-18 06:06

  本文选题:学校空间 + 空间构成 ; 参考:《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学校空间的基本构成可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不定空间三个部分。作为固定空间的学校土地和建筑不能随意变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它的选定、设计与施工意味着学校空间的最初生产;学校中的半固定空间中以物质或文化形态出现的物品或符号可以按照教育教学所需进行各种调整和变动,它是学校中人与物相互作用最丰富的场所;以身体为构成因素的不定空间则处于不断变化的形态之中,它是学校空间最富生产力的区位,是学校变革最根本力量的集聚地。始于固定空间的正向生产与始于不定空间的逆向生产交织进行,既可以对学校主体产生一种规训、监控、调教的作用,也可以为学校主体提供展示、反思、发展的舞台和条件。学校空间总是寓含着一种不断重构并再次生成的可能。
[Abstract]: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school spa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space fixed, semi fixed space and indefinite space. As the fixed space school land and buildings can not arbitrarily change, has a relatively stable characteristic, its selec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ans the initial production of school space; objects or symbols in the semi fixed space school in the form of a substance or culture can make a variety of adjustments and change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t is the school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most abundant place; to the body as the indefinite space form factor is changing form, it is the most productive location of school space, gathering the school most fundamental change in power. The production of reverse forward production and began began in fixed space indefinite space intertwined, not only can produce a discipline of the school principal monitoring, training effect, It can also provide the stage and conditions for the school subject to show, reflect, and develop. The school space always contains a possibility of reconstructing and reproducing.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特色学校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CHA09115)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和平;;课程与身体:微观权力观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段进;李志明;;城市规划的职业认同与学科发展的知识领域——对城市规划学科本体问题的再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6期

3 于伟,戴军;福柯教室中的微观权力理论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伯存;挑战阅读[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5期

5 姚华松;;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动向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6 岳臣忠;现代刑法的价值[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7 柴彦威;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8 徐鹤喃;郭云忠;;刑事司法中的犹豫——兼谈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发展[J];法学家;2006年06期

9 左卫民,马静华;论派出所解决纠纷的机制——以一个城市派出所为例的研究[J];法学;2004年09期

10 张海斌;福柯《规训与惩罚》解读[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4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品泽;人本精神与刑事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郭云忠;刑事诉讼谦抑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书庆;灵魂的翱翔与折断的文学之翼[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勇安;美国大麻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骞;论离婚诉讼调解[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东方;胡适的文体理论及其文学史意义[D];青岛大学;2003年

3 程鹏;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5 王承教;菲斯克与庶民文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6 计湘婷;后现代观的小学教师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伟;论梁漱溟的乡村秩序观[D];湘潭大学;2004年

8 田健夫;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9 胡娇;开放教育的教育哲学省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媛;汉《郊庙歌辞》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尚锋;;行动研究的三重意涵与学校空间生产[J];教育学报;2009年04期

2 徐雪梅;;学校空间德育意蕴的受限与扩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3 石艳;;学校空间与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再生产[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5期

4 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管理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5 石艳;;现代性与学校空间的生产[J];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宋明星;魏春雨;尹佳斌;;超级计算机的“0”与“1”——国防科技大学银河楼设计[J];新建筑;2011年03期

7 石艳;;现代学校空间的知识与权力——以学校卫生学为例[J];教育学报;2010年05期

8 伍宁;;课堂教学时空构成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02期

9 徐敏娜;;学校空间的德育特征和影响[J];中国德育;2009年08期

10 李卫英;;拓植:学校空间中的一种生存策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学科教师:课堂是素质教育主阵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扬;空间构成理论与教学的课题实践[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王旭;城市小学校交往空间构成及设计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徐秀华;学校空间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贺海芳;高校建筑学系教学楼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刘伟;北京地区小学个性化建筑形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6 {溺,

本文编号:1767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67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1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