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缄默知识视域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建构

发布时间:2018-04-18 06:12

  本文选题:缄默知识 + 教学行为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7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教学行为并没有发生很大的转变,存在着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脱节的现象。教师要不断反思自我和学生的缄默知识,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体现在:讲授时要清晰明了,生动形象,贴近生活;提问时发问要精心设计,叫答要善于引导;互动时要做到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把握时机,激发互动;讨论时要做到创设情景、转化生成,合作交流、化隐为显,资源共享、化零为整,拓展延伸、化显为隐;评价时要开展真实性评价。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have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but the teaching behavior has not changed a lot, 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behavior are disjointed.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reflect on themselves and students' tacit knowledge and choose and adjust their own teaching behavior.It i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o be clear, vivid and close to life when lecturing; to design questions carefully when asking questions, and to be good at guiding when asking questions; to make classroom atmosphere relaxed and harmonious when interacting;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stimulate interaction;When discussing, we should create situation, transform and generate,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urn hidden into explicit, share resources, turn zero into whole, expand extension, turn explicit into hidden; when evaluating, we should carry out authenticity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广西师范学院;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王会亭;;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12期

3 高湘萍;;隐性知识的获得及其显性化的心理途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8期

4 曾宁波;缄默知识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启示[J];语文建设;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程改荣;;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黄翠芳;;浅谈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邓卫华;蒋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4期

6 董根明;;能力为本,通识为基,人文为魂——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曲佳;何朝峰;;建构主义视野下的缄默知识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赵强;;论中国高校师生对话关系的建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谢忠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过程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彭芳梅;唐福华;;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缄默知识显性化策略初探[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蔡剑兴;;试析斯宾塞的科学知识价值观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4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明华;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惠峗;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滨;基于ASP的家教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帅敏;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余晓菊;Web2.0环境下的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蓁;基于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尚朝;中小学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分析及框架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陶沙,李蓓蕾;内隐认知: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的新窗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吴义昌;教师案例研究刍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姜凤华,张永;缄默知识与创新教育[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刘旭东;;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10期

7 郭秀艳;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8 石中英;关注缄默知识 深化教学改革[J];人民教育;2004年Z1期

9 王志林;;论个人知识管理与教师的专业觉醒[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6期

10 吴卫东;;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乔贵春;基于知识地图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绍磊;赵夫明;马雪明;;缄默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契机[J];师道;2009年06期

2 张世灿;;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上);2011年03期

3 秦莲华;;论教师的缄默知识[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4 王喜梅;;提高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年17期

5 方慧涛;;克服教学的随意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6 王立军;;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探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12期

7 李学翠;;缄默知识与幼儿教师的园本培训[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年06期

8 范雯;;幼儿园有效教学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年10期

9 高战荣;魏学斌;;缄默知识:优化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在契机[J];林区教学;2009年12期

10 吴同华;;略论缄默知识视角下的“舌尖现象”[J];教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慧;;探索和收获——木渎第三小学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2 张立国;;提高教研质量,从做课开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朱震国;;语言构筑起教学的有效性[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刘宝会;;新课程下不当教学行为浅谈[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孙玉霞;沙春艳;王燕嬉;;基于缄默知识的专科病理教学改革策略[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陈翠梅;;青少年o胗脜逦锏臉防,

本文编号:1767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67130.html

上一篇:论学校空间的构成及其生产  
下一篇:山东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8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