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4-28 23:20

  本文选题:依恋回避 + 依恋焦虑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23期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依恋类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281名大学生。结果 (1)依恋回避与核心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13到0.27之间;而依恋焦虑与除生活满意度外的其他指标相关显著;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22,r=0.30,P㩳0.01)。(2)回归分析显示,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生活满意度回归方程后,依恋回避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05,t=-0.87,P=0.38);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积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从-0.23变成-0.19(t=-3.16,P=0.001);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焦虑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积极情感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β=-0.09,t=-1.53,P=0.13);当进入依恋焦虑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3)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核心自我评价是成人依恋与积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结论成人依恋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anxiety and subjective well - being in college students . Results ( 1 )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on positive emotion was no longer significant ( 尾 = - 0.05 , t = - 1.53 , P = 0 . 13 ) when the core self - evaluation entered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positive emotion regression equation .

【作者单位】: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项目编号:Y200805795)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年05期

3 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6期

4 王燕;张雷;;自我概念在父母情感关爱与儿童发展间的完全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5 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6 李田伟;陈旭;廖明英;;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7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8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Hsueh Yeh;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J];心理学报;2005年06期

9 刘惠军;郭德俊;李宏利;高培霞;;成就目标定向、测验焦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锋;沈模卫;徐梅;朱海燕;周宁;;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知识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杜健;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溢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徐青;ERP实施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涛;婚姻承诺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辉华;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王明辉;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谢衡晓;诚信领导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颢越;服务失败、服务补救与感知公平及补救绩效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2 何新汉;资源两难博弈中人际评价、责任归因及负性情绪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光曦;消费者对涨价的价格公平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赵兰兰;成就目标、环境目标引导、成就动机与学习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夏书娥;监狱警察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钟燕;中学教师目标设置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夏勉;认知动机变量与心理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琚晓燕;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曼曼;青少年总体自我价值感和同伴支持、自我建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赵s,

本文编号:1817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17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2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