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CSCL中促进协作知识建构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8-05-21 13:34

  本文选题:CSCL + 协作知识建构 ; 参考:《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近年来教育技术和学习科学研究的热点,协作知识建构是CSCL的主要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如何支持和促进协作知识建构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社会建构主义和对话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基于对话的教学设计和基于研究与实践的协作学习过程模型可以作为一种系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到CSCL学习环境中来支持协作知识建构。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困难和问题调查,以及CSCL课程实践证明:旨在提高学生对话能力,促进学生不同类型对话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促进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是有效的,学生在协作学习中能掌握并运用这些策略来促进协作学习,实现知识建构的目标。
[Abstract]: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SCL) is a hot topic in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science in recent years.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s the main learning method and learning goal of CSCL. How to support and promote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Based on 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dialogue learning theory, the model of dialogue-based teaching design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ocess based 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can be used as a systematic teaching model. It is introduced into CSCL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support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the practice of CSCL course prove that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dialogue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alogue among students. It is effective to develop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Students can master and use these strategies to promote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外语系;
【基金】: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重点课题“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促进意义建构的研究”(DCA060100)和“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及其教学应用模式研究”(DCA080147)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柴少明;赵建华;;CSCL环境中基于对话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柴少明;李克东;;CSCL中基于对话的协作意义建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司志民;姚会强;;建构主义对作文教学的启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冯建瑞;;浅析英语课堂中制约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佟延秋;任其华;;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穆刚;;论问题理解与表征能力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戴慧;;谈情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艳;;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10 白洁;;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张洁;;从《新音乐课程标准》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仇雪梅;基于控制论建构主义的思维建模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静;概念图/思维导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周捷;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囡囡;面向教育硕士培养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平台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纪伟丽;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9 刘海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朱梅;高中思想政治课浸润式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柴少明;赵建华;;CSCL环境中基于对话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柴少明;李克东;;话语分析-研究CSCL中协作意义建构的新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6期

4 陈太胜;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J];学术交流;2000年01期

5 付道明;徐福荫;;Ubiquitous CSCL的概念模型与关键技术要素[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1期

6 王陆;杨惠;白继芳;;CSCL中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芳菲;关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2 甘永成;Web协作学习与CSCL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1期

3 王真星,吕腾;CSCL系统中的学习效果评估与个性化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1期

4 万秀君;于勇;曹广鑫;;基于CSCL的网络教育模式初探[J];软件导刊;2010年09期

5 何秀青;何聚厚;;CSCL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2010年06期

6 杜伟,刘业彬;CSCL-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模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7 谢榕琴,钟志贤;CSCL中的“心理契约”与“学习契约”[J];远程教育杂志;2003年02期

8 董文超;;CSCL中学习者交互问题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3期

9 彭惠群,傅钢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在远程协作学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年04期

10 任剑锋;;分步讨论型远程CSCL交互活动的组织策略及相应系统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新福;PSIC子空间协作模型与协作学习支持环境的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文超;CSCL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万秀君;CSCL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园乐;CSCL环境下聋人大学生协作学习评价模型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静;基于CSCL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09年

5 张宇哲;高等特殊教育中聋生学习者基于“忙吧”协作平台应用CSCL的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玉清;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惠;CSCL中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迟法贤;基于Internet实时教学支撑系统研究与开发[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磊;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永固;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19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19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5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