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试析儒家德育的三种类型及其现代命运

发布时间:2018-05-28 00:12

  本文选题:儒家德育 + 前权力型的儒家德育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德育与封建专制的意识形态并不总是形成共谋、共存的关系。从儒家德育与封建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来分析,至少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儒家德育:一是前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没有成为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它与专制权力保持着距离;二是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与封建专制权力形成了共谋关系,最终成为了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三是后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从封建专制权力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成为一种更为纯粹的品德教育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儒家德育对于现代道德精神和现代教育的适应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它们也将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现代命运。
[Abstract]:In the long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and feudal autocratic ideology is not always collusion and coexistence. Analyz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and feudal power ideology,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one is pre-power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which has not become the ideological tool of feudal autocratic power. It keeps a distance from autocratic power; second, the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of the power type, which forms the collusion relation with the feudal autocratic power, and finally becomes the ideological tool of the feudal autocratic power; third, the post-power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It was liberated from the shackles of feudal autocratic power and became a more pure form of moral education. These three types of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are different in their adaptability to modern moral spirit and modern education, therefore, they will also face a different modern fat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4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龙佳解,阳桂红;论民间大众价值取向与儒家伦理的关联[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杰;;论《聊斋志异》中的儒商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2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沈素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德治”与“和谐”——以《大学》为中心的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刘伟菁;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时代诠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谈儒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教育的两种改革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黄世福;朱熹思想与佛禅[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李晓菊;常荣兰;陈凤杰;王凤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8 郭淑新;朱子、阳明圣人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彭启福;;朱熹的知识论诠释学和陆九渊的实践论诠释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耿建涛;石慧广;;儒家“君子人格”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可峰;;传统尊师观念及其现代转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孙华;;百年高校招生政策中的效率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唐燕;;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常凤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8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史仲文;;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和平崛起[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C];2007年

10 陈怀今;;完善教育立法 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4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冯海;从“训诫”到“交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洋;阐释与重构—《韩非子》研究新论[D];浙江大学;2004年

8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宇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林凯;探索中国电化教育之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力薇;认知设计系统下的中学化学二级记分项目难度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燕;南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乐怡;初中公开课教学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媛媛;高校师生亲和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光椿;从修辞学角度评判脂评本《石头记》七种版本回目之优劣[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朱再江 ,李青;对贵州“卖淫问题”的初步调查分析报告[J];社会;1989年07期

3 薛小玲;大红袍;;女孩 女人 女的[J];家庭之友(佳人);2011年04期

4 殷寄明;论形声字的一种重要构成方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5 杨哲;卢应松;;三种类型说教师[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9年11期

6 杨玉文;;连队三种类型干部的差异及调节[J];当代青年研究;1987年09期

7 李建刚;;国内教法改革的三种类型[J];湖南教育;1989年12期

8 杜宣新;收藏当以乐为首[J];养生大世界;2003年07期

9 舒永红;;压缩语段的三种类型[J];中学语文;2003年08期

10 王云静;尚海涛;;给“作业分级”换种形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波;张晓玉;崔起何;邓小倩;;三种类型的截瘫步行矫形器的临床应用及其性能初探[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林三仁;;胃食管反流病诊断进展(2006三亚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解读)[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马贵邦;;1例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林三仁;;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简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5 李安山;;南非早期华人与印度移民之比较[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姜涌;;差生是可以转化的[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章宜华;;西方词典释义类型和释义结构研究[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8 尹祥敏;于信民;彭春雷;田健;柳玉萍;;药理学教学内容“5.2.3”框架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9 叶鹏盛;曾华兰;李琼芳;何炼;韦树谷;;茄子品种抗黄萎病性鉴定方法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肖森波;李川勇;;HIV-1整合酶核心域分子动力学模拟(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侠;中注协要求 特别关注三种类型公司半年报审计[N];金融时报;2004年

2 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朱丹彤博士;神经衰弱的三种类型[N];大众卫生报;2002年

3 ;电子商务应用三种类型[N];河北日报;2000年

4 周桂钿;三种类型的哲学家[N];人民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田养梧;民办高校分三种类型[N];陕西日报;2003年

6 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冉瑞雪;问诊美国337调查三种类型[N];法制日报;2008年

7 赖丽娟;应区别对待涨价现象[N];江苏经济报;2007年

8 ;房地产租赁纠纷主要有三种类型[N];房地产时报;2004年

9 周建;“冲动消费”的三种类型[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10 徐桂平;夏季皮炎的三种类型[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伟;具有二十面体群及四面体群对称性的富勒烯的光谱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1999年

2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波;布尔矩阵的广义指数[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莉亚;元代手工业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6 陈松青;我国所得税的效应分析与制度设计[D];厦门大学;2003年

7 杨曦;转录共抑制因子MINT对软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机理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包木胜;新型CpG ODN大规模筛选及其抗病毒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晓姝;CpG ODN对HBV感染者PBMC的刺激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彩丽;三种类型社会退缩幼儿社会适应状况的个案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朱盛茂;威腾猜想及其推广和物理中的弦对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吴金翠;VA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4 唐疆蜀;乌鲁木齐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模式优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5 吴磊;旱稻与水稻旱作生理适应性的比较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6 白晓庆;“温敏”无核荔枝不同类型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7 费焕焕;开放式基金的类别配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夏俊;业务模板自动生成器[D];东南大学;2004年

9 谢明;模糊人工免疫网络研究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郭娜;三种类型否定比较句之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4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44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