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为增进学生思维而对话: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

发布时间:2018-05-29 00:52

  本文选题:思维 + 课堂对话 ; 参考:《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07期


【摘要】:为增进学生的思维而对话,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教育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理论视角,共同诠释了对话是课堂学习之本质、增进深层次思维是课堂对话之根本这两个重要命题。要改进当前课堂教学对话中的问题,重在关注学生思维,倡导教师主控型对话走向师生互动型对话、封闭式对话走向开放式对话,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对话环境,提供对话策略指导师生学会对话。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dialogue should be the ultimate pursuit of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inguistics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two important propositions that dialogue is the essence of classroom learn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deep think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classroom dialogue are explained togeth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classroom teaching dialogu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thinking, advocate teacher-controlled dialogue to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ve dialogue, close dialogue to open dialogue, and create a free and relaxed classroom dialogue environment. Provide dialogue strategies to gu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learn to talk.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青年基金项目“课堂教学对话分析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项目编号:11YJC880070)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项目“基于课堂互动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B10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丁慧琴;;语文教师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要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王玉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话教学模式探讨[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卢凤荣;;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赵杰;;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思想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杜剑华;;论对话——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新理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刘国红;周静;;教育理念的嬗变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曹琴仙;李忠;;组建校本研究团队 促进中小学健康发展[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赵强;;论中国高校师生对话关系的建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赵春音;关于理工科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晓;;对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教育论的再认识[A];直面血与火——国际殖民主义教育文化论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杰;上海市小学3-5年级体育教育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焉晶;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彩华;高中化学课堂师生对话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丽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古鸿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邵春燕;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课堂[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维铭;对话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林辉;;巧在有时 妙在有度[J];经营管理者;2008年13期

2 管灿玉;谈物化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3 石因;;听课随笔[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陶林;;浅析课堂对话的类型及特征[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年12期

5 王冬梅;张永顺;;这堂课你觉得幸福吗?[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6 周绍娟;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策略[J];校长阅刊;2005年06期

7 葛恒丽;;“舍得”才会有“糖”吃[J];教育艺术;2006年05期

8 邱玉东;;好课不是精彩的“一言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1期

9 国秋媛;;引思维活水 做新型教师[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3期

10 徐金发;李慧群;;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浅谈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艳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谈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倪娟;海门市海南中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心理状态的实验研究”中期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3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郑祖利;;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卢传梁;赵润麒;;试论“主体性教学”(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6 庞维国;;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生成论的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8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10 鄢晓英;雷俊丽;;探讨课堂提问[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莫让学生在“被学习”中悟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顾金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符号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崔丽霞;小议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N];莱芜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鲍仁;课堂改革:催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文化[N];泰州日报;2011年

5 严永梅;课堂教学要有“厚重”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特级教师 金哲民;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N];东方城乡报;2008年

7 黄梅县教学研究室 王定成;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谨防几个误区[N];黄冈日报;2009年

8 张国富 作者单位 靖远县北湾中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N];白银日报;2005年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阳光心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明冰洁;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N];驻马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小青;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奕;中国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互动的对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8 赵晖;哈尔滨市南岗区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袁进霞;迈向滋润生命的殿堂[D];河南大学;2004年

10 洪中元;试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48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48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