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教育与民主社会建设
本文选题:民主教育 + 教育转型 ; 参考:《教育评论》2012年05期
【摘要】:民主社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使命。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应该主动肩负起职责与使命,为民主社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学校教育应该推进自身民主化的建设,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层面积极转型,使学校成为民主的社会机构。唯有民主的学校教育,才能促进民主社会的实现。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 democratic society is the basic mission of a socialist country. In this process, education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actively and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and ideologic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society. The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democratization and make the school become a democratic social organization through positive transformation in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thought, educational system and educational method. Only democratic school education can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democratic society.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武保;全英商务教学GMMEP模式浅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S1期
2 闵玉娟;;“体验式英语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冉亚辉;易连云;;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看当前基础教育状况[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7期
4 王晓青;感知教学与地质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02期
5 冉亚辉;盛友兴;;从道德成就感的视角看当前德育实践[J];教育探索;2006年06期
6 冉亚辉;易连云;;对儿童中心论的反思与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3期
7 江卫华;李银铃;;Web2.0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教育现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06期
8 李志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再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田光远;科学与人的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徐湘;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孔祥田;经验、民主与生活[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6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玲;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卫兵;杜威课程论的后现代意蕴[D];苏州大学;2004年
2 陈晖;教师行动研究及其支持系统的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秦发盈;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二元对立的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4 包琼;陶行知民主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及其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滕凡;阅读教学与中学生和谐个性的养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吕静波;和谐教育的构建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燕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许玮;对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和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文;主体参与与体育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丽莉;美国社会转型下的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焦文峰;析民主限制理念[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书生:民主教育[J];今日教育;2011年06期
2 姜朝晖;;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独立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张文婷;;谈协商民主:教育民主的新维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罗志刚;;引领社交媒体之旅 助力国内教育转型——戴尔教育博客发布会[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5 李迪;;向民主教育更深处漫溯[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1年05期
6 李伟;李润洲;;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7期
7 吴敏;;教育转型,校长先行 2011上海校(园)长暑期培训举行[J];上海教育;2011年14期
8 古邦伦;;关于开放式教育的探讨[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王其波;;加强民主管理 提高学校办学质量[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6期
10 黄士力;;论教育服务的转型提升[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克贵;;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A];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东生;;叶圣陶民主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改革[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余碧定;;“争民主奋斗到底”——《民主的儿童节》解读[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侯怀银;;论陶行知关于教育民主化理论与实践[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5 李向阳;;学生自治是教育对象“客”、“主”体论的真正体现[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6 张凤兰;王世华;张新蕾;石秀印;;民主与专制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化效应[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那一德;;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8 刘茗;;略论刘皑风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镜虞;;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系统论观点[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10 黄晓玲;;试论陶行知的课程资源开发思想和现实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肃省白银市教育局局长 李作璧;教师是推动教育转型的关键[N];中国教师报;2010年
2 冯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特殊性中寻找中国教育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陆遥 叶菲;城市化浪潮下的乡村教育转型[N];农民日报;2011年
4 倪闽景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教育转型,首当其冲的是课堂转型[N];天津教育报;2011年
5 仇玉坤 蔡丽洁 谷丽丽 何敦;用教科研转型支撑教育转型[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张耀文;努力构建和谐教育体系[N];白银日报;2008年
7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如春雨般润泽每一个角落[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肖明华;以人为本:教师的新追求[N];宜昌日报;2005年
9 记者 周波;青羊教育经验获全国肯定[N];成都日报;2005年
10 近代史专家、杭州学者 傅国涌;从教科书看历史上公民教育转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巨光;民国教育社团与民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琨;教育即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瑞;清末哈尔滨区域传统学务向近代新式教育转型的研究(1861-1911)[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吴敏霞;清末民初教育转型弊端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魏峰;农村教育民主与公民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廖瑜;陶行知的新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50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50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