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教育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发布时间:2018-06-09 20:49

  本文选题:公共利益 + 公共性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2年12期


【摘要】: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利益的分配形式,作为公共政策中的教育政策必然应保持其公共利益取向。由于政策内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和作为教育政策主体的政府的自利性,容易导致教育政策中公共利益的异化。为此必须完善涉及教育公共利益的法律条款,建立和完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公平的教育利益补偿救济机制,建立严格的政府责任机制。
[Abstract]:Public policy is essentially a form of distribution of public interest. As an educational policy in public policy, it 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its public interest orientation. Because of the ambiguity and uncertainty of the policy connotation, the diversity of educational demand and the self-interest of the government as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al policy can easily lead to the alien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in education polic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legal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public interest of education,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terest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all interest groups, to establish a fair mechanism of compensation and relief for educational interests, and to establish a strict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
【基金】:重庆科技学院校级课题:高等教育政策公益性研究,编号S201136
【分类号】:G5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维和;公共利益: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坐标[J];校长阅刊;2005年04期

2 潘希武;;教育公共治理的公共性是否衰退[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3 樊改霞;;现代公共教育的制度转型:公共性的失落[J];教育导刊;2008年04期

4 张茂聪;;教育公共性的意蕴和诉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邵泽斌;;从“义务教育是公共物品”到“公共物品实行义务教育”——对教育公共性的一种教育学辩护[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David Stern;陈小红;;从经济学角度重新审视美国教育的公共目的[J];教育与经济;2006年02期

7 蒲蕊;;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01期

8 王乐夫;蒲蕊;;教育体制改革的公共利益取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刘孙渊;马超;;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教育公共治理[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10 张茂聪;;哲学视域下教育公共性的诉求[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德祥;;关于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赖巧;;论教育产品及其特性[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论文集[C];2004年

5 楚红丽;;浅论学校也营销[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段云华;;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公共财政责任——从与高等教育比较的角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杜兴洋;田进;;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政策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燕;;现代性的后果及其教育反思[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劳凯声;;如何理解和设计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公共利益: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坐标[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王冀平;和谐教育要突出公共性特征[N];学习时报;2006年

3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 谢维和;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广西师范学院 卢建华;坚持教育公益性 促进教育公平[N];广西日报;2008年

5 实习记者  余洋;楼继伟:分层解决教育和医疗收费问题[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林北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促进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版编辑 王石川 郭松民 吴江;别让“教授富豪”毁了中国教育[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笑蜀(作者单位:《中国改革》杂志社);教育政策调整的两个根本方向[N];长江日报;2005年

9 辛小柏;将教育资金直接打入学生账号[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10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学 王延东;激励相容,破解“师徒结对”之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青;县域内义务教育管理公共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樊改霞;公共教育的现代性转型及其困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何鹏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利萍;论市场经济对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性的侵蚀及其救治策略[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明;农村义务教育“县本”投资体制的公益性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敏;公共理性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彭芳芳;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对策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卫安;教育公益性及与营利性矛盾的化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宝伟;析学校生活的公共性缺失[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惠芳;地方教育政策制定与学校参与[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淑晶;日本私学“三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翼;教育产业的多元化需求与多元化供给互动[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晓华;论我国政府落实教育公平责任的现状与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0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00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