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区域级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与应用研究——以北京市的个案调研分析与发展建议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13 12:51
【摘要】: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国家和社会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进行资源建设。如何打造高可用性、生态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和应用环境,为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即将开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一轮大潮的基本任务。文章以发展高可用性生态化资源共享和应用环境为目标,依托于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实践领先的北京基础教育资源网,开展区域级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环境建设现状调研,研究推进区域级基础教育资源网发展的需求。研究工作历时两年,对资源提供者、资源管理者、资源平台运营者、教育管理者、资源使用者进行了多轮次、多方位的访谈和调研,形成了有效问卷,并开展以区域级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环境服务于一线教学需求的问卷调查,以教师和信息技术主管两种角色为调查对象,从资源应用现状、资源获取、资源质量、资源使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资源需求共七个维度全面展开,深度分析总结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与共享环境现状,并给出相关发展建议。文章构建了区域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为区域级高可用性生态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Abstract]:Resources is the basic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he state and society have invested a lot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How to create a high availability and ecological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an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high quality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one of the basic task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t is also the basic task of the new 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With the aim of developing high availability ecological resource sharing an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relying on the Beij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Resource Network, which is leading the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carries out a surve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level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environment. To study the ne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basic education resource network. The research work lasted for two years, the resource provider, the resource manager, the resource platform operator, the education manager, the resources user has carried on the multi-turn, the multi-directional interview and the research, has formed the valid questionnaire. The paper also carries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sharing environment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t the regional level to serve the first-line teaching needs, taking the two roles of teach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ervisor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from the status quo of resource application, the acquisition of resources, the qual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quality of resources. There are seven dimension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ource deman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and sharing environment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basic education,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regional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service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availability and ecological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environment at the regional level.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
【基金】:2011年度北京市教委科技处决策研究类项目“北京市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及核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PXM2011_014257_000009)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2 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3 刘开;;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3期

4 胡铁生;焦建利;汪晓东;胡小勇;;发达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1期

5 张虹波;李玉顺;;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及共享机制建设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1期

6 荆永君;李昕;;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共同体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金权;;大学英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究与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2 赵迅;刘凯;刘颖;李伟刚;;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与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3 解利;汪颖;;苏北农村高中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4 王娟;杨改学;王妍莉;孔亮;;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3期

5 王娟;孔亮;;我国东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现状的个案比较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5期

6 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7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8 胡铁生;汪晓东;;“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9 孙艳;崔怀林;;面向服务的个性化E-Learning系统分析与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王昌金;;面向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过程管理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傅伟;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晓;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2 岳敏;成人学生使用视听媒体学习的个案调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用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英;基于视频案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在线支持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柳小梅;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育清;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俊志;太原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关鸿;基于Zope/Plone的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闫喜亮;基于情感本体的网络教育资源标注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鹏;基于Flex的网络课程建设中界面交互的设计[D];宁波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国栋;黄永中;张捷;;西方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沙红;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2期

3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4 于志涛;;英国ICT国家教育计划及其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5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桑新民,郑文勉,钟浩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顾小清;;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估:国际研究现状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8 曹卫真;;中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比较[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9 刘成新;徐宣清;;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异研究——以山东省“十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学敬;;拍摄影视教学资源的意义及方法[J];中小学电教;2007年06期

2 孙立伟;韩霞;;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0期

3 郭晓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的个案调查及相关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8期

4 韩锡斌;杨娟;程建钢;;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10期

5 周勇;;数字化教学资源与高校课程整合研究[J];考试周刊;2010年24期

6 张琼;周媛;;问题解决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10期

7 张为宇;尹娜;;法国国会议员建议政府加快建设数字化中小学[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23期

8 白迪;;《供电设备》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立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3期

9 王颖;;电子技术类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研究[J];考试周刊;2010年28期

10 冯向春;;高校图书馆对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研究[J];图书馆;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乐功;刘双双;王欣;高峰强;;美国社区心理学的核心理念阐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黄汉富;;煤炭企业水土保持生态化治理模式的探索[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左刚;;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自然资源法体系——由民法典物权法制定引发的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刘国涛;;法学生态化的法理学基础初探——试论生态法律关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对开发好今后服装面料的一些看法[A];徐谷仓论文精选[C];2008年

6 姚全兴;;上海城市生态化的审美观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周雪峰;张国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政策的生态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余家毓;;海南东山羊——潜在的生态化优势产业[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9 简王华;;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化旅游开发[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帆;;注重环保的绿色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继刚;风景区生态化管理的三个基本问题[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杨强 贺柏林;宁县大力建设生态化产业化梯田[N];陇东报;2010年

3 记者 苏红玫;一站式生态化购物乐园启动[N];吉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薛中卿 沐艳;未来,无锡住宅是何样[N];无锡日报;2006年

5 周英合 记者 林少华;生态化营房落户广西边防[N];战士报;2007年

6 ;加快绿色崛起 建设宜居梅州[N];中国建设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郭薇;工业园生态化是大势所趋[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钱红玲 杨高;生态化:未来城市发展大方向[N];大众科技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高杨;民企应把“生态化”内涵植入经营理念[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谢昌民邋吴廷录 范子明;阳高“三条主线”推进农建生态化[N];山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爽;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毅;中国磷代谢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宁哲;我国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吴长泽;数据网格中高可用性副本管理及性能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程宝箴;制革生态化相关问题的研究—铬鞣剂的制备与应用[D];四川大学;2002年

7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8 马俊杰;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潘贻芳;面向钢铁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彭勃;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鸿;企业生态化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包晓磊;论城市规划法的生态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沛;科学发展观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钟祖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5 刘春平;高可用性及其在虚拟操作环境系统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黄星君;关于科技创新生态化的若干论证[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7 王进;高校学生住区生态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张云;城市化与生态化视角的生态城市建设机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谭石强;网上报名系统中数据库高可用性的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10 吴翊;生态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19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19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1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