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验式教育的理论拓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
[Abstract]:Positiv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s introduced into China from the West, because its educational theory highlights the active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by the educated,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people-oriente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China. How to overcome the western experience education theory in our country, and expand the experience education theor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Marxist view of practice and experiential teaching.
【作者单位】: 广西钦州学院;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委托重点课题“广西沿海地区高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2011AA040) 钦州学院教改项目“服务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政法类人才职业核心能力拓展研究与实践”(2012XJJG-B41);钦州学院公共关系精品课课程建设基金项目(2010XJJPB0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2 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春燕;;陶行知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本土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费晓璐;;试论公安院校心理学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3 张煜;李峰;朱颖;;“体验式”教学在中医临床前基本实践技能课程中应用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4 张红波;吴海;王丽球;;目标驱动的体验式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5 蔡文丰;张仁芳;杨晓霞;;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王华倩;张金名;杜志云;周丽华;赵肃清;张q;;制药工程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体悟[J];广东化工;2011年11期
7 冯丽萍;;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探讨[J];办公自动化;2011年24期
8 韦晓娜;金朋荪;;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2期
9 袁庆华;;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心理课程中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成功(教育);2012年03期
10 周静;江智霞;何琼;梁园园;张永春;曾慧;;专科护士培训体验式教学反思报告会的组织与实施[J];重庆医学;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2 倪娟;初中理科课程标准的适切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爱勤;会通中西 融贯古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07年
5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汤慧池;中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价值取向及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英;“庚款留美”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蒋良富;论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曾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俞雪梅;中国近代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育[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牟艳;民国时期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李红梅;俞子夷小学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张爱梅;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张翠芹;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蒲绪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与生活》(选修)教材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举;论教育哲学的合理转向[D];河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苏君;论“体验”概念的发展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姜学法;;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5期
4 鲍林;;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8年03期
5 张恩明;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2004年12期
6 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中)[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期
7 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8 艾军;;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4期
9 田丽;;论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5期
10 毛静娣;;体验教学在“问”中的运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微;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崔雪琦;音乐基础教育中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探索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军英;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飞;;论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2 ;“模拟城市”里的体验式教育[J];大江周刊(生活);2010年06期
3 李永云;;体验式教育的理论基础浅析[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1年05期
4 杨海;;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哲学基础刍议[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9期
5 徐惠玲;张民堂;;公民体验式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探析[J];中州学刊;2009年04期
6 颜艳艳;郁晓华;;基于项目的体验式教育研习研究——以《计算机辅助教育导论》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6期
7 欧华;朱晓春;;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2期
8 吴锡改;赵佩旋;;新课程:呼唤学校重视体验式教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04期
9 林诚彦;陈钊荣;蔡冰;陈光彩;;高一新生体验式心理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12期
10 周芳;;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看青年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J];江汉论坛;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尉德芳;孟祥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刘明钧;;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管理[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庆珂;邹欣庆;;自由视角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曹芳智;;以人为本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课题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7 车明全;罗兴江;;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弘扬职业精神 构筑教育诚信——县域教育管理理论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万利平;;以人为本,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小平;;大成教育战略与中国未来[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枚华;;用“三化”教育理念创办品牌学校[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邋孙云晓 张怡筠 苏磊 古剑 高占喜;体验式教育:打开生活的全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雷献威 作者系崇阳第一中学校长;以人为本教育与教育中的以人为本[N];咸宁日报;2005年
3 何云霞 黄标;市教师奖励基金会获殊荣[N];岳阳晚报;2010年
4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朱小蔓;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李伦娥;以人为本推动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马效军;今年我省教育发展突出以人为本[N];甘肃日报;2007年
7 临泽县教育体育局 刘三虎;坚持以人为本 办人民满意教育[N];张掖日报;2008年
8 犍为县教育局 廖玉明;以人为本 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N];乐山日报;2009年
9 甄孝刚;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N];青岛日报;2005年
10 王和平;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N];承德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伟;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圣福;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溅华;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素娥;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磊;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戴晓苇;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文化的折射与剖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云水;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周四平;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戴晓琳;关于吉林省建设教育省若干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1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39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