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标准驱动的美国母语教师专业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18-12-26 19:15
【摘要】:美国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优质教师鉴定委员会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分别研制了职前、入职和在职母语教师专业标准,它们一起建构了完善的母语教师专业评价体系。从总体维度、重点指标、评审机制等方面评析三类标准的总体特色和内在理念,可以给研制中国语文教师专业标准带来四个方面的启示:引领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一体化、动态化的设计;关注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重视语文教师的教学"输出"能力。
[Abstract]:The N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Board, the quality teacher Appraisal Board and 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Board have develope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pre-service, in-service and in-service mother-tongue teachers, respectively. Together, they have constructed a perfect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mother tongue teachers. From the overall dimension, key indicators,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other aspects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concepts of the three standards, can bring four aspects of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lea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ers; Focus on integration and dynamic design;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ers'"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 pay attention to the ability of teaching "output" of Chinese teacher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语文教育的学段衔接及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DDA090188)的阶段性成果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基金项目“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免费师范生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批准号:DSJSJY200902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卓敏;;美国教师资格普瑞克西斯考试系列述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8期

2 李晶晶;廖元锡;;美国职前物理教师教育改革研究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9期

3 许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概述——美国教师队伍质量保证机制研究之二[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1期

4 袁丽;廖伯琴;;美国俄勒冈州科学探究的工作单评价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高霞;美国STC教材简介[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6 杨秀梅;费斯勒与格拉特霍恩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陈新民;美国“全国历史日”活动的经验及启示[J];学科教育;2002年11期

8 王海燕;文化的多元与共生:美国“在家上学”运动述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姚霞;影响美国校长培训发展的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李明忠;学生事务管理下的美国大学生心理咨询[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进瑞;;素质教育实施的障碍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陈竞秀;;美国学校暴力干预方案评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志强;;荷兰教师教育工作者专业标准的演变及特点[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杨应元;;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彭光辉;申伟华;唐晖;;体育技术课程多媒体CAI课件评价体系与标准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唐燕;;结合学生绘画——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向仕英;;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 陆炎 程忠 张卫玲 于文忠;如何看待课改后的评价体系?[N];中国体育报;2006年

2 边孟颖;评价体系不落实就会走回头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郝时明;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N];陕西日报;2006年

4 记者 宋全政;山东将学生体质纳入学校评价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周波;听证“三好生”存废 人人都投改革票[N];成都日报;2006年

6 关健 继舫 聂宇 映菘;津市创新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N];常德日报;2005年

7 高 原;能力评价体系何时才能替代知识评价体系?[N];大众科技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茅卫东;为了让教师更专业[N];中国教师报;2008年

9 中央教科所副研究员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马晓强;“绩效”目标落实重在评价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红星小学 张雪萍;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初探[N];鞍山日报 ;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馥毓;教育的效率测度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小丽;PDS: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D];河北大学;2005年

3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艳杰;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朱瑞刚;美国私立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郑丽君;美国快速启动规划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康健;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贞;美国教师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强;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教育实习的研究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92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392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