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来十年我国学校教育任务及其实现
[Abstract]:Education policy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choice of school education task.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asic education policy set in the outline, the main task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future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which the state and schools have not been able to solve well despite their long-term efforts. Schools shoul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 accurately grasp the focus and core of the present school education tasks, and adopt the strategy of "systematic planning, long-term efforts, all-round promotion, key breakthroughs, steadfast work, and continuous progress". By means of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chool management, actively and steadily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we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tasks entrusted to schools by the outlin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玉芳;;素质教育实施难原因再探——教育政策限度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7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里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应从哪里突破──谈如何尽快发展素质教育[J];科技导报;1998年10期
2 蒋纯焦;试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5期
3 刘艳林;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郭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前提:观念的转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钱立群;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J];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四论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异步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2 杨启光;;地方教育政策的转移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3 徐良庭 ,李运亚 ,吴朗;学校管理改革的可喜一步——沙滩乡实行“四制”情况的调查[J];安徽教育;1991年09期
4 杨九俊;学校管理改革的新趋势[J];江苏教育;2002年03期
5 徐炳森;学校管理改革的尝试[J];内蒙古教育;1994年07期
6 程晋宽;;全球视野下学校管理改革的基本趋势[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7 徐晓丹;;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J];海峡科学;2010年11期
8 慎承芳;;当前学校管理中的几个误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5年10期
9 樊兆生,刘建理,王功伟;建立新型管理运行机制 深化学校管理改革[J];教育管理;1997年03期
10 刘兴才,卢伯文;学校管理改革的新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A];首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水泥总工联谊会成立大会文集[C];2008年
2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清林;;国家电力公司华中公司“十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4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齐红深;;试析历代教育政策对满族教育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尹林克;张道远;;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任聃;石凤君;丁立国;;本溪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杜舰;王素萍;安翠娟;;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设想[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评估研究中心 蒋建华;期待真抓还呼吁实干[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郝平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组;共议蓝图规划福州美好未来[N];福州日报;2006年
6 晁毓山;中长期规划引领中国加速疾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韵 王瑟 张国圣;为了亿万农民的梦想[N];光明日报;2006年
8 记者 田春华;全国规划纲要修编进入倒计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谢晓玲;勾勒新图景[N];金昌日报;2006年
10 ;冕宁县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隆重开幕[N];凉山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卉;跨文化语境下香港语文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马丽玲;教育政策与台湾1950-6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5 许建美;教育政策与两党政治——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研究(1918—197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学贵;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彭华安;独立学院政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媛媛;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菡;我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价值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术连;建国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杨素明;煤炭行业对口单招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3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39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