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传承与教育不平等
[Abstract]:Through combing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education acquisition as the intermediary mechanism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the measurement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micro level and system explanation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To further analyse the overestimation of the impact on school education that may result from the lack of a measurement of the hierarchical status of parents in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measurement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further research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the two dimension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and school education o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作者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骏,罗忆源;转型中国的高等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树涛;;探寻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J];成人教育;2009年07期
2 罗忆源;;基层电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王慧;;消费社会中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分析[J];黑河学刊;2009年06期
4 童蕊;胥青山;;社会分层和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5 路皓;张雷;哈增红;;高等教育收费定价法及其意义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7期
6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回溯和展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温芬;;改革开放前后高等教育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之比较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6期
8 原锦黎;;泛在图书馆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年04期
9 李玉杰;;论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10 陈骥;;浅议社会经济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峰;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2 冯乐安;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机会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秋立;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整合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伟;教师身份的社会学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海燕;社会分层视野下的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乔菲;我国社会分层对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景婷;阶层资本对子代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华;中国高考与社会分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孟小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雷;世界遗产地景区门票定价理论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温正胞;价值冲突:当前高等教育政策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J];江苏高教;2004年01期
2 孙林岩,朱云杰;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化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经济;2000年02期
3 潘彭丹,余期江;浅析当前阶层分化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华成刚;194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8期
5 文新兰;从不同阶层人群支付能力看我国公立高校的学费[J];石油教育;2003年05期
6 钟宇平,陆根书;西方学者论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8 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祝怀新;赵梦蝶;;“为美国而教”计划的实施与影响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3 陈煜;黄清峰;;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4 李海涛;;我国教育不平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6年23期
5 刘娜;;消除教育不平等——实现民生的基石[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7期
6 刘泽云;;教育与工资不平等:中国城镇地区的经验研究[J];统计研究;2009年04期
7 温娇秀;王延军;;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一项基于各地区教育基尼系数的实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温娇秀;;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5期
9 梁正华;;试论城乡教育不平等对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8年15期
10 郑彩祥;;中国教育扩张与教育不平等的实证研究[J];知识经济;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晓俊;;我国教育平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沈华;岳昌君;丁小浩;;基于因子分析的教育不平等国际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高政;;教育公平的文化视角[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金蓓蕾;“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首先要改变城乡教育不平等”[N];东方早报;2010年
2 特约评论员 顾昕;“义务教育行政化”导致教育不平等[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安尊华;促进教育公平[N];贵州日报;2008年
4 李春玲;社会变迁与教育机会分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早报记者 李琴;改善中的差距 当天平倾斜之后[N];东方早报;2005年
6 戴海;教育不公恶化 专家呼吁遏制[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杨东平;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制度原因[N];南方周末;2003年
8 杨凤英(作者为山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N];山西政协报;2005年
9 青田县教育局 徐汉平;孩子的“权力崇拜”现象当正视[N];丽水日报;2006年
10 王晓辉;女童教育在哪里远离了平等[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潇;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刘涛;美国择校政策的政治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爱民;教育差距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平;转型期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晓娇;我国教育不平等及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2 张海峰;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3 庞锐;教育不平等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代向敏;中国教育不平等现状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乔智;家庭背景与教育机会分配[D];复旦大学;2008年
6 陶莎;教育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郭淡泊;我国教育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贾莹;当代教育分层隐含矛盾的辨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路婉婷;教育投资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柯凌云;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看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平等性[D];广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12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1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