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不同心理一致感初中生对压力的态度激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8 19:44
【摘要】:该研究采用不同加工任务的间接测量方法,探讨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对压力的外显认知倾向和内隐态度激活程度。结果表明:1)初中生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关于压力的外显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2)不同加工方式的虚惊率差异表明存在着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且这种无意识认知较为消极。
[Abstract]:In this study, indirect measurement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task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explicit cognitive tendency to stress and the activation degree of implicit attitu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congru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table positive cognition and reaction tend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lay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their explicit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stress; 2) the difference of false alarm rate in different processing pattern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implicit attitude towards stress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is unconscious cognition is more negativ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分类号】:G449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庆宇;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杜建政,赵国祥,贾宁,张亚静,尚琳琳;内隐推理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2 邹庆宇;姜月;;内隐刻板印象研究方法进展[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3 刘俊升;周颖;包蕾萍;桑标;;青少年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4 徐大真;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进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石友梅;符号空间复杂信任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邹庆宇;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永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卓;职业性别的内隐刻板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郭纪昌;课文理解中的内隐类比推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刘美桃;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彭嘉桦;刻板印象内—外群体效应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毛淑芳;复原力对自我复原的影响机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伟伟;刻板印象的生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池丽萍;认知评价在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作用:中介还是缓冲[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2 葛明贵;性别加工的记忆效应与内隐性别刻板印象[J];心理科学;1998年03期

3 于泳红;大学生内隐职业偏见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4 连淑芳;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5 胡志海,梁宁建,徐维东;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6 俞海运,梁宁建;刻板解释偏差测量[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7 胡志海;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8 刘俊升;周颖;包蕾萍;桑标;;青少年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9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儒芳,阴山燕,李红;军人自我和谐、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利;青少年对若干国民或民族的刻板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俞海运;社会认知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清;;初中留守孩生活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2 任茜;;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50期

3 杨瑾;;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晓玲;李晓文;;大学生的可能自我、自我清晰度与压力应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旭;张大均;;压力事件类型、应对效能感对中学生压力反应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署琴;林崇光;宫本宏;陈立翰;何金彩;;民工学校与普通学校初中生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旭;张大均;;压力事件类型、应对效能感对中学生压力反应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董玉龙;;子课题总结报告②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6 朱逢九;;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健康[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牟宏玮;;社会支持对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牟宏玮;陈旭;;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汪伦;;大学生焦虑水平与日常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张毅;;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以南通地区为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安梨;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许燕 王芳;警惕教师心理枯竭[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云鹏;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索引;大学生核心压力事件价值评估、自我效能评估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祖娴;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4 熊庆秋;自我调节对日常压力与应对策略关系的预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彩霞;大学生复原力与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艳;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燕舞;初中生心理一致感及其与依恋、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陈端颖;人格特质在大学新生心理应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珊珊;大学生压力易感性人格的内隐词汇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杜松涛;大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7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17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