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活动方式、本质、功能和价值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28 23:22
【摘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活动的方式应从单子式主体向交互式主体发展,活动的本质应从工具性向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发展,活动的功能和价值应从侧重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向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认识并积极适应这种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termines that the mode of teachers' activit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from single subject to interactive subject, and the essence of activity should be developed from instrumental to purpose and instrumentality.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activity should change from emphasizing social function and social value to unifying social function and individual function, and developing the unity of social value and individual value. Only by understanding and adapting to this kind of development can the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西安外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XJC710001)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年12期

2 赖雄麟;李海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社会需要还是个人需要[J];理论月刊;201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人学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廖德胜 ,余忠钦;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3 陈道德;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意义和主要依据简析[J];成人教育学报;1998年06期

4 余玉花;陈洪连;;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目的——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杨生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及其实现[J];江汉论坛;2006年11期

6 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J];江汉论坛;2008年01期

7 陈道德;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主要依据[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张耀灿;曹清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俊和;论现代国外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张燕玲;谈人的全面发展观与德育本质[J];保山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3 张英辉;试论教育过程的本质[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4 钟和诚;21世纪呼唤人本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王晓东,李立娟;走出启发式教学的误区[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6 贺希格吉雅;浅谈教育的本质[J];前沿;2003年11期

7 刘晓琴,刘晓真;论研究性学习的本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李妍红;;浅议校本课程的本质[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俞洋;科学性——素质教育的本质[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10 李兴山,李建华,李忠英,聂淑华,张秀丽;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探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陶美重;;论教育消费的本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杨小锋;;夯实网络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李勤;邱建华;;人·生命·生活·生成——关于生活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4 王立伟;;小学生交往心理及其引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桑平措;;西藏高校心理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艳梅;王娟;石文典;;大学生学习型实践社区发展与组织承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施泽民;;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的滚轮式结构[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刘凤娥;黄希庭;;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张兰君;;大学生强迫症状与运动处方干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庞巨丰;改变传统教师教育模式[N];人民日报;2006年

2 记者 温江彦;江苏素质教育直取本质[N];人民日报;2001年

3 胡丽清;瞧不起教师的培训咋能受欢迎?[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韩丽艳;抓住美声歌唱的本质[N];音乐周报;2002年

5 杨莉娟;该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从“教案”到“学案”如何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万桂珍;应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N];济宁日报;2007年

8 浙江省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邓亚玲;谁来关注信息技术教师的健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9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 韩园林 余海滨;建设厚实的学校“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周洪宇;合育:一个全新的视角[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范姣;二战后美国课程改革的整体特征及其带来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夏飞;论教室墙饰的德育意蕴[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仲秋;教育技术本质探究—技术的哲学视角[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素青;从教学的叙事研究探讨海德格尔本体论教育思想[D];浙江大学;2006年

5 戴永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伍香平;论体验及其价值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宁静;我国近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河北大学;2004年

8 陈以洁;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17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17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