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制度的公平构建
[Abstract]:Human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im of educatio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s the essence and core of human fair development. 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ree economy system and foreign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 a fair educ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national conditions, fully develop human potential and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湖南警察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地方政府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政策研究”(课题号:DGA080075)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楚廷;全面发展实质即个性发展——重温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2 范景华;人:追求生存自由的社会性动物──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J];南开学报;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王红;;消费文化时代的媒体伦理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罗华丽;;试析当前社会阶层和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姚艳杰;姚静;;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秦前红;严晗;;中外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比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7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赵德平;陈仲堂;缪淑贤;;浅谈大学特色发展的几点想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张强;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学文;论个性发展的社会机制和社会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2 陈迎春;;心理学教学与个性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8年01期
3 施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J];幼儿教育;1989年10期
4 杨建义;思政工作与个性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5 蔡中宏,麻艳香;对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社科纵横;2002年05期
6 楚娟;浅谈素质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李继宏,吴秀珍;试析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唐楠楠;我们的生命之源[J];小学生时空;2005年10期
9 苏丽燕;个性化教学在水电高职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广西水利水电;2005年S1期
10 索南卓玛;浅谈蒙台梭利教学法[J];西藏科技;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晓博;;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学生作文语言彰显个性[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东明;;论一般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张克秀;;让教案预设与课堂生成共精彩——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语文课堂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 华玉根;;用语文书写“人”字[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沛霖;;简论个性发展的动力[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王立东;;数学教师职前数学教育问题的思考[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明全;;教育制度的八大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9 杝怲夫;;未成年人司法管廌{腤 之教育制度|!介[A];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柏玲;男孩缘何渐处“弱势地位”[N];文汇报;2008年
2 展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余易安;短信成瘾易患社交障碍[N];健康时报;2008年
4 湖北省武汉四中校长 武万忠;践行人本理念 促进个性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霍志强 张景正 李会芹;为个性发展铺路架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通讯员 彭福森 记者 张梅;素质教育尊重师生个性发展[N];陕西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姜晨怡;大学生练摊:从人云亦云到个性发展[N];科技日报;2009年
8 市育才幼儿园 郑捷;开展蒙氏美术教育 促进幼儿个性发展[N];新乡日报;2010年
9 镇江市第三中学 金燕;在个性发展与职业角色的冲突中寻求和谐[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文应发;新课程改革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N];四川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燕晓飞;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军;抗战前十年湖北县级教育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龙;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爱荣;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制度缺失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荣玲;语文课程的时滞性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书玲;教育制度的合道德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玉明;影响中国人力资本提升的制度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5 周冰;唐代的舞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姜良琴;文化再生产视野下的中国城乡教育差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侯国昀;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索昂尼玛;论玉树州小学教育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刘兆勇;论教育市场化的趋势[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刘庆宇;明清宗室教育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25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2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