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控制与教学策略探讨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will still be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 for a long time, and it will also b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form cognitive struc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and teaching strateg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rmulating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A630154)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09zz202)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顾豪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个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7期
2 戚振东;;基于创新思想培育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J];铜陵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赵战芝;谭健苗;姜志胜;;大学课堂教学效果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2期
4 朴忠万;文景爱;李颖;;新时期大学生课堂教学的双向思维和探索思维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洁萍;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戴永芳;;书法网络传播的价值取向探讨[J];书画世界;2008年06期
3 孙霓;;阅读教学,从心开始——浅谈根据学生认知心理制定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4 曹长德;教学过程实质新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5 赵培;;大学英语学习自主性与多层次学习资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张丽萍;王嫣;董博清;周增尧;;中美中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比较研究——基于概念图评价技术的实验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8 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赵建林,杨胜利,白青;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体育课的组织与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董杰;季浏;;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实验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景斌;姚未然;;高中数学与其他理科整合课程研究初探[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长书;杨宏广;;受训犬神经类型与训练成绩关系初探[A];第十三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全礼;;维列鲁学派与特殊教育咨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全礼;;音乐治疗的机制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全礼;;音乐治疗的机制探析[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郝斌;俄语简单句的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王斌;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6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芮夕捷;信息处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桂祥友;厚风积砂覆盖区水资源预测与优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10 王海英;智慧的翘翘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海兰;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建梅;高中数学课堂互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徐丽君;苏州市语文中考复习单元重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庞玉忠;探究教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6 曹新;教师课堂话语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影响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姗姗;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萍;二期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枫;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丽萍;概念图之物理教学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杨;;论主持人语言风格对课堂教学的借鉴作用[J];华章;2010年03期
2 刘晓春;;教学诊断:成全之路[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9年10期
3 张梅玲;;课堂教学有效沟通七要素[J];江西教育;2008年32期
4 ;课堂教学中的“唯技术化”倾向[J];广西教育;2010年05期
5 高凌飚;;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上)[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05期
6 王明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及其控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7 王婧;黄海林;;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应实现“四个转变”[J];考试周刊;2009年21期
8 李爱华;;谈文科课堂教学中的艺术运用[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年03期
9 解冬梅;;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10 王艳春;;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经钰;任秋洁;王宇昕;;主题知识网站应用于教学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尹凤霞;;让课堂教学活起来[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3 李巧芬;;创新是课堂教学的关键[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六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卢传梁;赵润麒;;试论“主体性教学”(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5 庞维国;;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生成论的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7 鄢晓英;雷俊丽;;探讨课堂提问[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志军;李志刚;;关于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思考[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俊;教师如何提高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彭晓泉;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马玉顺 刘曰礼;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细节[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武穴市四望镇中心学校 张烈学 汤文华;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N];黄冈日报;2005年
5 山西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 庞国太;课堂教学应多给学生留些空间[N];科学导报;2005年
6 陆锡江 海宁宏达实验学校;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辛成;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N];铜川日报;2010年
8 洛阳市新安县石寺镇第一初级中学 王奎;课堂教学方面的几点创新做法[N];学知报;2010年
9 杨国红 刘娟;课堂教学中浪费现象之我见[N];伊犁日报(汉);2010年
10 蔡兰勤;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是有效教学[N];伊犁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王映学;初中学生空间与图形认知技能获得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艳梅;科学哲学视域下反映真实科学的理科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良璞;个性化教学理论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延金;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毛维佳;基于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生成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春叶;课堂教学场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静静;课堂教学文化的批判与建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素芳;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论审视及现实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鹏飞;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任莎莎;运用教育技术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陈长胜;基于视频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0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0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