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大学生心理症状对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继续教育部;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李军;;蒙古族、汉族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的相关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李义安,王学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4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5 李军;;蒙古族、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症状的相关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18期
6 程绍珍;杨明;;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12期
7 俞磊;应付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J];心理科学;1994年03期
8 梁宝勇,郭倩玉,郭良才,杜桂芝,刘畅;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Ⅱ-应付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9 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解亚宁,张育昆,赵靖平;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因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祚山,唐加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晓滨;高原作业人群心理适应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3 于爱萍;李培培;张黎明;;合肥市托幼机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4 杨海;娄振山;;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相关分析[J];安徽医药;2007年05期
5 宋岩松;;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方百盈;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3期
7 陶英朴;对运动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3期
8 翟长平;;伴危险行为精神疾病患者亲属的心理卫生状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9 乔文达,毕希名,唐明,王方,徐以琳;船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青岛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乔文达,王海青,王芳,杨团真,郭冰滢,毕希名;护士长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青岛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苗;刘丹;高文斌;;北京女大学生进食障碍、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关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郑慧;;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童辉杰;;中国大陆二十年变迁:SCL-90及其常模[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强;王柏根;卢菁菁;;影响高一学生敌对倾向的个性特征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庞金凤;杨绍清;高志俊;李建明;;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分析[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朱本亮;王虎;荣良群;鹿德智;;徐矿集团职工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邱达明;;师范院校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诚;;我国成年女足运动员比赛中应对方式特征与培养思路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郭汲源;贾海涛;侯振成;李继阳;李富和;赵祖安;;北京市某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顺梅;汪云;;大学生心理普查中的测验误差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亮;道家认知疗法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惠娟;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及其心理救助措施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黄国平;女性服刑人员中精神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以及PTSD的心理学、认知功能、神经生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8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梅;烧伤并发抑郁情绪认知加工特点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韦雪艳;基于交互作用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应对策略与倦怠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畅;监狱警察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雪琴;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与学业拖延关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薛雯;“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坚;运动员的应对策略、运动心理技能与运动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江英;老年人身体锻炼对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殿益,韦克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2 杨胜勇;贵州民族学院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答会明,李梦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4 李慧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5 李义安,王学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6 张强,陈丽娇 ,赵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7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8 姬上兵,郭仲才;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罗增海;SCL—90和EPQ对282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姚斌,汪勇,王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君;;刍议大学新生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2 尹绍清;赵科;尹可丽;;彝族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的结构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3 周喜华;;高校留级生的学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4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5 邱鸿钟;陈晓云;马利军;;广州公交车司机压力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6 田芳;姚本先;;论孟子的人格特征及其价值取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8 蒋燕宾;;基于大专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9 艾桃桃;欧阳明昆;雷湘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10 王冰;才运江;王鑫龙;姚大志;曹建琴;;医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张晶;王才康;;军人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梁三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应对方式、人格及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岚;刘爱书;;中学生负面身体自我及与人格、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蒋春清;陶建青;陈忠勋;饶秋凤;黄秋芳;韦春燕;罗小林;;仫佬族地区护士群体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5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喜梅;童永胜;朱凤艳;张兴理;;人格和应对方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竹华;杜勇;胡春萍;;银川地区公安民警的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田春梅;张素珍;王素枝;;临床护士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文郁;蒙古族大学生的妈妈[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2 王宗;教师应具备五种人格特征[N];青海日报;2001年
3 老涂;诺奖得主卢瑞亚谈自传人格特征[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记者 蒋夫尔;新疆 聘毕业生到村任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6 贾晓燕;良好心理与健全人格[N];济宁日报;2009年
7 韩文;实现理想自我所具备的人格特征[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8 张二虎 孟旭;从大学生应对SARS看心理健康教育漏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石彤;诗人巨贾黄怒波[N];财经时报;2006年
10 记者 温云楠;我区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5.87倍[N];阿勒泰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王文燕;个性与情志致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东;体育合作学习对不同人格特征大学男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2 张梦玲;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其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运全;海军航空兵士兵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义;驻高原武警边防军人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5 韩艳萍;蒙汉高中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6 方红丽;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7 巴友良;医学生社交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邹娟;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赵英武;警察心理压力、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国刚;美术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2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3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