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牡丹江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30 19:43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加速,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数量将不断扩大,留守在农村的孩子随之出现,而数量必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现象与产生的相关问题也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据国家统计,2010年10月我国有“留守儿童”人数5800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牡丹江地区现有在校农民工子女15583名,留守儿童5291名,占全省留守儿童145750人的3.63%。牡丹江市朝鲜族小学有留守儿童489名,占全校人数的80.2%。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品德、心理、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在成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孩子感到严重自卑,孤僻,散漫,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孩子因空虚、寂寞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染上赌博恶习;有的甚至与过早离开校园的孩子交往,吸烟、饮酒,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在城镇化发展和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不可避免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 笔者通过深入到牡丹江市所属各县(市、区)教育局、农村中小学校,与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留守儿童代表、家长代表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真实、全面地了解牡丹江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教育状况、找到留守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索建立具有牡丹江地域特色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模式。一是明确留守儿童工作的主要责任主体是市、县两级政府,其他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二是明确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家庭责任;三是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四是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教育环境。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为留守儿童创建健康、安全、平等的成长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张利洪;刘洲;;刍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刘美玲;李忠伟;;社会工作对留守儿童成长问题介入的模式探索——在农村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5 苏小林;关群;;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蔡玉军;邓喜芬;罗国芬;;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非社会性行为理论[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段成荣;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徐鑫;李梅;;试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滁州市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张孝义;;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及监护人应对策略[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吕绍清;孩子在老家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J];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桂林;山东菏泽“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李亚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磊;农村留守儿童未来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4 彭伟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茜茜;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状况及培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44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44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1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