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呼唤优质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研发
【作者单位】: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办公室;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法富,王洪刚,于元杰;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遗传;2000年01期
2 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云,李新征,王宪泽;生物化学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开发及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6期
2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3 谢艳梅;于凌云;;移动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实现模式[J];软件导刊;2006年02期
4 郜刚;遗传实验优化组合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年04期
5 曾玲;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系统方案[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5期
6 符碧,顾惠娟,乔守怡;遗传学CAI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J];遗传;2001年03期
7 张建龙,潘伟槐;遗传学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探讨[J];遗传;2002年06期
8 李健,潘沈元,朱明丽,高田惠,梁清珊,刘红霞;遗传学实验显微图像采集与演示系统设计[J];遗传;2004年04期
9 顾蔚,张敏;优化遗传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讨[J];遗传;2004年06期
10 石春海,吴建国,马秋兰,肖建富,洪彩霞;《遗传学》课程的建设与优化[J];遗传;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玉娟;黄秋生;;提高移动学习质量探析[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海苑;基于Web的短信课程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姜丹丹;移动学习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叶成林;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杨思尧;CAI在农科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1996年05期
3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王太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乃香;;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2 马如宇;;影响移动学习用户使用态度的前置性和潜在性因素解析——基于扩展式科技接受模型的视点[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10期
3 吴文涛;吕旭佳;张新明;;校园移动学习活动探究与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0年12期
4 李莹;;M-learning:学习的未来[J];今日科苑;2007年22期
5 李望秀;李华新;;移动学习的新视域──欧洲mGBL项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2期
6 李婧;;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趋势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10期
7 郑琳琳;;利用小件进行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8 高蓉蓉;吕森林;;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热点[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6期
9 宋桂敏;;资源管理策略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0 韩振国;浅谈WAPPush技术及其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牛丽;陈珂;李金祥;;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学习环境构建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谈应斌;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张掖日报;2006年
2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李 健;基于多元智能的生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广州知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何沛如;移动学习的七大商业机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唐江澎;提供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支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6 符德新;课程开发要为农村教师着想[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江苏省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 朱建清;新瓶岂能装旧酒[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邓达 于洪燕;校际课程开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的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王晓飞;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习方式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美国杨百翰大学 P. Clint Rogers Stephen W. Liddle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韩锡斌;移动教育为偏远地区信息化带来希望[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2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3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虹元;基础教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宇;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网络课程的探究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雨强;综合理科课程开发及其支持体系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鹏宇;网络课程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大芳;论教师即课程开发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阳;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姜阳;普通高中“信息公开”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钱松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磊;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曹石珠;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傅健;我国移动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47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4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