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的话题演进及前沿动态——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5 07:22
为了解我国公民教育研究总体概况,梳理其研究话题、发展轨迹及研究前沿,该文收集1016篇CSSCI期刊论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这些论文进行了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参与公民教育研究的众多单位中,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成果最多,并涌现一批核心作者;公民教育研究发文量与政策导向呈潜在正相关;主要话题包括公民教育理论探讨及借鉴、公民教育内涵、公民教育对象及场域、公民教育趋势;其中"公民""美国""国家认同""道德教育""全球化""公民身份""澳大利亚"等话题代表了科研走向;研究历经起步涌现期(1998—2005年)、繁荣发展期(2006—2013年)以及平缓期(2014—2018年)三个阶段;"国家认同""全球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话题是公民教育领域研究前沿。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2020,(06)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98-2018年公民教育研究文献分布
由于关键词能够高度凝练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诠释其要表达的研究主题,因此,基于共词分析法,在文献信息中提取能够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频次高低分布,可以分析出某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8]。以时间切片(1年)提取每切片排名前50的关键词,可得到133个关键词节点及232条连线,密度为0.0264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所示是共现不小于9次的关键词,节点越大代表该关键词的共现的频次越高,连线粗浅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强度呈正相关,中心性越高的节点外围圆圈色度也越深,代表该关键词中心性越强。由于本文选取的文献就是围绕“公民教育”这一主题,因此,“公民教育”出现的频次最多、中心性也最强。而在公民教育研究领域有较强的中心性的关键节点分别是:“公民”“美国”“公民身份”“国家认同”“道德教育”与“全球化”。
公民教育研究1016篇论文中发文量大于2篇的作者共有90位;图2所示节点较大的代表发文量教多,如叶飞、唐克军、冯建军,刘铁芳代表了公民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连线表示作者之间有合作,可以发现作者之间合作较少。被引频次最高的5篇文献的作者是:李萍、钟明华(2002),李慎之(1999),万明钢(2003),高峰(2002),朱小蔓、冯秀军(2006);这些作者与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没有重合,说明这些作者并未持续研究公民教育并成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者。因此可以认为,公民教育研究并没有在时间的积累下形成有相互关联的群体。在众多研究机构中,发文量排前十位的研究机构如表1所示,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发文量较多;各院校之间有合作但是并不多。结合Excel统计的数据发现,692所研究单位中,师范院校约占28.4%,师范院校以外的国内大学占57.2%,社会研究机构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约占4.7%;境外机构如美国哥伦比亚教育学院、伦敦大学等共21所,约占3.03%;其他社会机构如法院、各地教育协会占6.5%。半数以上的研究成果是来自科研平台较好的师范院校,以及少数几所综合院校,如中山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五年我国德育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探微——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 冯永刚,彭兰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2]文化冲突与理念弥合——“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型世界公民教育刍议[J]. 刘宝存,张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04)
[3]长江经济带研究热点及展望——基于知识图谱计量分析[J]. 严翔,成长春,徐长乐,易高峰,黄晓虎. 经济地理. 2018(07)
[4]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路[J]. 宋强. 教育学报. 2018(03)
[5]论美国公民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及启示[J]. 吴艳东.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1)
[6]中国公民教育研究述评(2011—2015年):取向、对象与方法[J]. 胡君进,刘争先.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02)
[7]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学校德育体系重构[J]. 孙银光,杜时忠. 教育发展研究. 2016(Z2)
[8]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J]. 杨浩,徐娟,郑旭东.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1)
[9]“公民”还是“私民”?——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大陆中学生公民德性调查与分析[J]. 班建武,檀传宝. 教育科学. 2015(03)
[10]公民教育30年:研究与评述[J]. 薛传会. 学术论坛. 2015(04)
本文编号:3119397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2020,(06)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98-2018年公民教育研究文献分布
由于关键词能够高度凝练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诠释其要表达的研究主题,因此,基于共词分析法,在文献信息中提取能够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频次高低分布,可以分析出某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8]。以时间切片(1年)提取每切片排名前50的关键词,可得到133个关键词节点及232条连线,密度为0.0264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所示是共现不小于9次的关键词,节点越大代表该关键词的共现的频次越高,连线粗浅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强度呈正相关,中心性越高的节点外围圆圈色度也越深,代表该关键词中心性越强。由于本文选取的文献就是围绕“公民教育”这一主题,因此,“公民教育”出现的频次最多、中心性也最强。而在公民教育研究领域有较强的中心性的关键节点分别是:“公民”“美国”“公民身份”“国家认同”“道德教育”与“全球化”。
公民教育研究1016篇论文中发文量大于2篇的作者共有90位;图2所示节点较大的代表发文量教多,如叶飞、唐克军、冯建军,刘铁芳代表了公民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连线表示作者之间有合作,可以发现作者之间合作较少。被引频次最高的5篇文献的作者是:李萍、钟明华(2002),李慎之(1999),万明钢(2003),高峰(2002),朱小蔓、冯秀军(2006);这些作者与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没有重合,说明这些作者并未持续研究公民教育并成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者。因此可以认为,公民教育研究并没有在时间的积累下形成有相互关联的群体。在众多研究机构中,发文量排前十位的研究机构如表1所示,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发文量较多;各院校之间有合作但是并不多。结合Excel统计的数据发现,692所研究单位中,师范院校约占28.4%,师范院校以外的国内大学占57.2%,社会研究机构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约占4.7%;境外机构如美国哥伦比亚教育学院、伦敦大学等共21所,约占3.03%;其他社会机构如法院、各地教育协会占6.5%。半数以上的研究成果是来自科研平台较好的师范院校,以及少数几所综合院校,如中山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五年我国德育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探微——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 冯永刚,彭兰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2]文化冲突与理念弥合——“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型世界公民教育刍议[J]. 刘宝存,张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04)
[3]长江经济带研究热点及展望——基于知识图谱计量分析[J]. 严翔,成长春,徐长乐,易高峰,黄晓虎. 经济地理. 2018(07)
[4]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路[J]. 宋强. 教育学报. 2018(03)
[5]论美国公民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及启示[J]. 吴艳东.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1)
[6]中国公民教育研究述评(2011—2015年):取向、对象与方法[J]. 胡君进,刘争先.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02)
[7]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学校德育体系重构[J]. 孙银光,杜时忠. 教育发展研究. 2016(Z2)
[8]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J]. 杨浩,徐娟,郑旭东.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1)
[9]“公民”还是“私民”?——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大陆中学生公民德性调查与分析[J]. 班建武,檀传宝. 教育科学. 2015(03)
[10]公民教育30年:研究与评述[J]. 薛传会. 学术论坛. 2015(04)
本文编号:3119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1193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