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21:09

  本文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感恩的研究是在积极心理学兴起的背景下开始的。20世纪末,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建立了一门研究积极心理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指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应该同时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现在积极心理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在成为一股新兴的势力。感恩作为积极品质的重要研究领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国内对于感恩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并且关于感恩这种积极品质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针对感恩品质而进行的感恩教育也主要集中在高校,而对于中学生的研究却相对缺乏。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本研究针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培养问题,探索并建构一种易于操作,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模式,,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方式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同时使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团体辅导之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用量表进行测量,之后对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6次干预结束,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后测。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显著的提高初中生的感恩品质。在进行团体干预之后,实验组的感恩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感恩分数,这说明团体干预是有效的。 2、在对初中生的感恩品质进行干预后,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提高了,说明通过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提升可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3、在对初中生的感恩品质进行干预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提高了,说明通过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提升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初中生 感恩品质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研究综述及问题提出6-12
  • 1.1 感恩的研究综述6-10
  • 1.1.1 感恩的概念6-7
  • 1.1.2 感恩理论7-9
  • 1.1.3 测量以及现状9-10
  • 1.2 问题的提出10-12
  • 1.2.1 研究背景及问题产生10-11
  • 1.2.2 研究的意义11
  • 1.2.3 研究的创新11-12
  • 2 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干预研究12-20
  • 2.1 研究目的12
  • 2.2 研究假设12
  • 2.3 研究方法12-20
  • 2.3.1 研究设计12
  • 2.3.2 研究工具12-13
  • 2.3.3 活动场所和设备13
  • 2.3.4 研究对象13-14
  • 2.3.5 干预过程与分析14-20
  • 3 结果分析和讨论20-27
  • 3.1 结果分析20-24
  • 3.1.1 实验组前测后测数据的差异性比较20
  • 3.1.2 对照组前测后测数据的差异性比较20-21
  • 3.1.3 实验组与对照组团体辅导前测数据的差异性比较21
  • 3.1.4 实验组与对照组团体辅导后测数据的差异性比较21-22
  • 3.1.5 实验组团体辅导前测后测数据差异性比较22-23
  • 3.1.6 活动评价表23-24
  • 3.2 讨论24-27
  •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27-28
  • 4.1 研究的不足27
  • 4.2 对未来的展望27-28
  • 参考文献28-30
  • 附录30-36
  • 致谢3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婧;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翟牡丹;大学生感恩品质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子飞;初中生感恩原因、现状及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3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