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15:53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幸福感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探索中,Lyubomirsky等人提出了持续幸福模型,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水平受三个主要因素的制约:基因决定的幸福基线、与幸福相关的环境因素以及与幸福相关的意向活动。随着该模型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与幸福相关的意向活动”对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根据自我决定理论(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框架体系,选取生活目标追求这个与“意向活动”紧密相关的变量,探讨它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分析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目标追求和主观幸福感间起到的中介作用。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框架体系,探讨初中生生活目标追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团体辅导干预。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研究一,采用了生活目标追求量表、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度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感量表对上海五所中学的7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最终获得有效问卷686份。运用Pe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初中生不同类型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二,在研究一...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和主观幸福感的非标准化影响路径图
图 5-4-1 研究对象筛选流程图本研究对最终确定的16名干预组被试及16名对照组被试进行了人口学变量、基本心理需求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的同质性检验,见表 5-4-1-2。表 5-4-1-2 干预组、对照组同质性检验组别 M ± SD t家庭经济状况干预组 3.42±.84-1.32对照组 3.75±.72自主需求干预组 3.68±.74.629对照组 3.53±.75胜任需求干预组 3.39±.86-.734对照组 3.58±.75归属需求干预组 3.67±.69-2.657*对照组 3.82±.90总体满意度干预组 3.49±1.29-.9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目标追求对幸福感的影响[J]. 李原. 青年研究. 2017(06)
[2]初中生物质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赵闪闪.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10)
[3]社会指数研究中文化差异与幸福感研究关系探析[J]. 马妮,于波.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4]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认同的中介作用[J]. 王中会.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6)
[5]幸福感的神经机制: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证据[J]. 陈红,肖子伦,李书慧,刘舒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6]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相青,王苗苗,常瑞华,宋玉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9)
[7]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荣越. 社会心理科学. 2016(08)
[8]初中生幸福感来源结构及问卷编制[J]. 张均华,梁剑玲.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08)
[9]初中生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J]. 胡燕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4)
[10]大学生幸福感与物质主义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辜美惜,邱龙虎,曾伟楠,钟柳青,万崇华,郑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03)
博士论文
[1]幸福心理结构模型建构及其跨群体研究[D]. 姚新华.吉林大学 2017
[2]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 苗元江.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湖南省946例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D]. 易嫦娥.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高中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幸福感的关系[D]. 李清华.河北大学 2009
[3]欲望指数量表中文版在高中生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D]. 彭美春.中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28087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和主观幸福感的非标准化影响路径图
图 5-4-1 研究对象筛选流程图本研究对最终确定的16名干预组被试及16名对照组被试进行了人口学变量、基本心理需求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的同质性检验,见表 5-4-1-2。表 5-4-1-2 干预组、对照组同质性检验组别 M ± SD t家庭经济状况干预组 3.42±.84-1.32对照组 3.75±.72自主需求干预组 3.68±.74.629对照组 3.53±.75胜任需求干预组 3.39±.86-.734对照组 3.58±.75归属需求干预组 3.67±.69-2.657*对照组 3.82±.90总体满意度干预组 3.49±1.29-.9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目标追求对幸福感的影响[J]. 李原. 青年研究. 2017(06)
[2]初中生物质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赵闪闪.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10)
[3]社会指数研究中文化差异与幸福感研究关系探析[J]. 马妮,于波.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4]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认同的中介作用[J]. 王中会.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6)
[5]幸福感的神经机制: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证据[J]. 陈红,肖子伦,李书慧,刘舒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6]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相青,王苗苗,常瑞华,宋玉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9)
[7]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荣越. 社会心理科学. 2016(08)
[8]初中生幸福感来源结构及问卷编制[J]. 张均华,梁剑玲.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08)
[9]初中生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J]. 胡燕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4)
[10]大学生幸福感与物质主义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辜美惜,邱龙虎,曾伟楠,钟柳青,万崇华,郑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03)
博士论文
[1]幸福心理结构模型建构及其跨群体研究[D]. 姚新华.吉林大学 2017
[2]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 苗元江.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湖南省946例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D]. 易嫦娥.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高中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幸福感的关系[D]. 李清华.河北大学 2009
[3]欲望指数量表中文版在高中生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D]. 彭美春.中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28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280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