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学生厌学问题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学生厌学问题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素质人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化建设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更为强劲的需求。尽管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广阔地发展前景,但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厌学现象愈演愈烈。不少研究者对此作过相关研究,个别高职院校也尝试过种种对策,然而厌学现象并没有减少。 本文以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在校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获取资料,分析问题,归纳原因,指出该高职院校学生的厌学情绪及行为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对于个体发展、院校管理和社会进步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厌学风气蔓延的不利局面,推进该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市场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影响该院校高职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等多个方面,其中影响最大的且学校有能力解决的主要是学生和学校这两大方面。基于这一分析,文章提出以学生“乐学”为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与追求,围绕这个核心提出了“乐学工程”整体改革措施。“乐学工程”分为一体两面,即学生层面和学校层面。学生层面主要是解决个体的学习态度和认识等方面,重在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增强动机,改进方法,主动学习。学校层面主要是在师资、课程、实训、校风、情感、考评和就业上做出实效,根据该学院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创设一个让学生乐学的软、硬件环境。并设想分五个阶段将学生逐步从“厌学”引向“想学”、“能学”、“学会”、“爱学”,最终达到“乐学”的境界,并对此作了详细论证。
【关键词】: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武昌校区 高职学生 厌学现象 厌学行为 乐学工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一、引言10-18
- (一) 研究背景10-12
- 1、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简介10-11
- 2、厌学问题影响学院的生存和发展11-12
- (二) 文献综述12-15
- 1、国外的相关研究12-13
- 2、国内的相关研究13-14
- 3、文献综述小结14-15
- (三) 选题意义15-16
- 1、选题目的15
- 2、选题意义15-16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8
- 1、研究思路16
- 2、研究方法16-18
- 二、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学生厌学现象种种18-29
- (一) 学生厌学现象的具体表现18-23
- 1、对校园无热情,对所学专业无兴趣18-19
-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无所谓19
- 3、学习方法不先进,学习心理不成熟19
- 4、学习纪律不重视,学习行为不正常19-20
- 5、学习作业不接受,学习成绩不关心20-23
- (二) 学生厌学的心理反应23-24
- 1、心理挫折23
- 2、放任自流23
- 3、价值否定23-24
- 4、需求倒错24
- 5、学习无力24
- (三) 学生厌学的显著特点24-25
- 1、厌学行为发生时间相对集中25
- 2、厌学行为存在群体差异25
- (四) 学生厌学的严重危害25-29
- 1、学生厌学对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26-27
- 2、学生厌学对学校管理的消极影响27
- 3、学生厌学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27-29
- 三、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学生厌学问题归因29-42
- (一) 个人因素29-32
- 1、专业基础薄弱29-30
- 2、专业认识肤浅30
- 3、学习方法不当30-31
- 4、学习情绪不稳31-32
- 5、奋斗目标不明32
- (二) 学校因素32-42
- 1、教师因素32-34
- 2、办学条件34-37
- 3、教学管理37-41
- 4、班级学风41-42
- 四、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学生厌学问题解决设想42-59
- (一) 基本构想42-44
- (二) 实施策略44-59
- 1、第一阶段:激发学生“想学”欲望44-49
- 2、第二阶段:强化学生“能学”信心49-51
- 3、第三阶段:保证学生“学会”技能51-55
- 4、第四阶段:促进学生“爱学”志趣55-58
- 5、第五阶段:升华学生“乐学”目标58-59
- 五、结束语59-60
- 参考文献60-63
- 附录63-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志慧;王哲;;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与应对方式[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德;;浅谈高校学风建设中教师的重要角色[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6期
3 梁莹香;;五年制高职生的厌学现象及其对策[J];大学时代;2006年07期
4 于群华;;浅谈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5 梁秀平;;关于厌学原因及厌学矫治对策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0期
6 周斌;杨金辉;汪耀;;高职高专学生厌学心理中人际关系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传承;2009年02期
7 虞未章;“以学生为中心”——英国BTEC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J];广西教育;2002年27期
8 郭翠霞;孙文章;;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J];才智;2010年20期
9 陆晓彬;;厌学问题研究现状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朱书玉;余焕久;王士题;;大学生厌学心理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萍;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河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翠霞;高职生厌学的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红英;高职有效课堂教学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军;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冯志;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金晓屏;职业高中学生厌学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水云;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华;构建不断专业化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启芝;职校生实践性学习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学生厌学问题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6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