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对富人的偏见及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8:08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对富人的偏见及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公正是转型时期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与多种社会现象有关。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社会公正感及对富人的偏见的结构并编制了相应问卷,修订了公正敏感性问卷,并结合了《人际信任问卷》,调查了933名在校大学生,探讨了大学生社会公正感与人际信任、受害者公正敏感性、对富人的偏见之间的关系,获得结论如下: 1.大学生社会公正感结构包含四个因素:分配公正感、程序公正感、机会公正感和互动公正感。 2.大学生对富人的偏见结构包含三个因素: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 3.公正敏感性的四因素结构(即受害者敏感性、观察者敏感性、得益者敏感性和犯过者敏感性)适用于中国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 4.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对富人的偏见和人际信任在人口学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生源地、经济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对富人的偏见在是否独生子女、经济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人际信任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5.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对人际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富人的偏见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6.在大学生社会公正感与对富人的偏见的关系中,,人际信任起部分中介作用,受害者公正敏感性起增强型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社会公正 人际信任 公证敏感性 偏见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3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3-24
  • 2.1 社会公正的文献综述13-17
  • 2.2 偏见的研究综述17-20
  • 2.3 公正敏感性的文献综述20-21
  • 2.4 人际信任的文献综述21-24
  • 第三章 研究的总体设计24-31
  • 3.1 问题的提出24
  • 3.2 研究目的和意义24-25
  • 3.3 研究的总体思路25-26
  • 3.4 研究的内容与假设26-29
  • 3.5 研究的方法29-31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公正感结构的探索性研究31-41
  • 4.1 大学生社会公正感预试问卷的编制31-37
  • 4.2 大学生社会公正感的验证性因素分析37-39
  • 4.3 大学生社会公正感问卷的信、效度分析39-40
  • 4.4 分析与讨论40
  • 4.5 本章小结40-41
  • 第五章 大学生对富人的偏见的结构的探索性研究41-51
  • 5.1 大学生对富人的偏见预试问卷的编制41-46
  • 5.2 大学生对富人的偏见的验证性因素分析46-48
  • 5.3 大学生对富人的偏见问卷的信、效度分析48-49
  • 5.4 分析与讨论49-50
  • 5.5 本章小结50-51
  • 第六章 大学生公正敏感性结构的验证性研究51-56
  • 6.1 大学生公正敏感性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51-54
  • 6.2 大学生公正敏感性问卷的信、效度分析54-55
  • 6.3 结果与分析55
  • 6.4 本章小结55-56
  • 第七章 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对富人的偏见、人际信任、受害者公正敏感性的总体特征分析56-74
  • 7.1 研究目的56
  • 7.2 研究假设56
  • 7.3 研究方法56
  • 7.4 研究过程56-57
  • 7.5 大学生社会公正感的总体特征57-61
  • 7.6 大学生对富人的偏见的总体特征61-65
  • 7.7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总体特征65-68
  • 7.8 大学生受害者公正敏感性的总体特征68-70
  • 7.9 结果与分析70-73
  • 7.10 本章小结73-74
  • 第八章 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对富人的偏见、人际信任及受害者公正敏感性间的关系74-84
  • 8.1 研究目的74
  • 8.2 研究假设74
  • 8.3 研究方法74
  • 8.4 研究过程74-75
  • 8.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75-76
  • 8.6 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对富人的偏见、人际信任及受害者公正敏感性间的相关分析76
  • 8.7 社会公正感、人际信任、对富人的偏见间的直接效应分析76-77
  • 8.8 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及公正敏感性的调节效应检验77-79
  • 8.9 结果与分析79-83
  • 8.10 本章小结83-84
  • 第九章 研究的总论与展望84-94
  • 9.1 分析与讨论84-89
  • 9.2 从研究所得到的启示89-90
  • 9.3 结论90-91
  • 9.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91-92
  • 9.5 展望92-94
  • 参考文献94-99
  • 附录99-106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6-107
  • 致谢1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U

本文编号:365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65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e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