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团体音乐辅导
本文关键词: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团体音乐辅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研究旨在考察地震三年后灾区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并通过团体音乐辅导,提高灾区青少年的抗挫能力,进一步发挥其潜能。 研究分为调查和干预两部分。调查部分使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683名初中生(灾区466名,非灾区217名)进行调查,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以及自尊量表(SES)对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进行考察。 干预部分挑选了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学生22名,根据性别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名(5男6女),对其进行干预研究。研究者设计了一套提高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团体音乐辅导方案,包括社会支持、情绪管理、应对方式和目标定向四个主题,并以合唱、音乐讨论等为主要形式。研究者使用这套方案对干预组被试进行干预,并采用CD-RISC、SAS、SDS、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SES、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和自编访谈提纲进行前、后测及回访调查,对其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 1. CD-RISC量表在四川地震灾区初中生样本中可分为应对、目标、情绪、支持和信念五个维度; 2.地震灾区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及其目标、情绪、支持和信念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非灾区初中生; 3.地震灾区初中生喜爱音乐的程度、社会支持水平、积极的应对方式(寻求社会支持、问题解决、积极地合理化解释)和自尊水平是其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而其焦虑、抑郁水平和逃避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的危险因素。 4.团体音乐辅导能够有效地提高灾区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社会支持水平和自尊水平,并增加其积极的应对方式(寻求社会支持、问题解决、积极地合理化解释);降低其焦虑、抑郁水平,减少其逃避的应对方式。 5.团体音乐辅导对灾区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具有长效性。
【关键词】:地震灾区 心理弹性 团体音乐辅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2-31
- 一、心理弹性研究综述12-20
- (一) 心理弹性研究源起12-13
- (二) 心理弹性的定义13
- (三) 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13-17
- (四) 心理弹性的模型17-19
- (五) 心理弹性的干预19-20
- 二、音乐治疗20-29
- (一) 音乐治疗的定义20-21
- (二) 音乐在临床治疗中的主要作用21-24
- (三) 音乐治疗的干预24-28
- (四) 音乐治疗在地震灾区的应用28-29
- 三、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29-31
- (一) 问题的提出29
- (二) 研究思路29-31
- 第二章 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保护性因素研究31-43
- 一、研究目的31
- 二、研究方法31-34
- (一) 研究对象31
- (二) 测量工具31-34
- 三、研究结果34-39
- (一) CD-RISC在地震灾区初中生被试群体中的维度划分34-36
- (二) 灾区与非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现状比较36-37
- (三) 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37-39
- 四、讨论39-43
- (一) CD-RISC量表在地震灾区初中生样本中的维度划分39-40
- (二) 灾区与非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比较40-41
- (三) 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41-43
- 第三章 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团体音乐辅导43-76
- 一、研究目的43
- 二、研究方法43-52
- (一) 研究对象43-44
- (二) 研究设计44-45
- (三) 课程设计45-51
- (四) 测量工具51-52
- 三、量化研究结果52-56
- (一) 干预效果直接的检验52-54
- (二) 干预的持续效果54
- (三) 团体成员对团体的评价54-56
- 四、质性研究结果56-62
- (一) 团体音乐辅导的效果56-61
- (二) 干预的持续效果61-62
- 五、讨论62-76
- (一) 干预效果中一些与预期不符的结果分析62-63
- (二) 团体音乐辅导的疗效因子63-67
- (三) 对灾区初中生团体音乐辅导的思考67-70
- (四) 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干预的特点70-71
- (五)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71-73
- (六) 建议73-76
- 第四章 结论76-77
- 参考文献77-81
- 附录81-87
- 致谢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陈秀元;;团体音乐治疗在地震后灾区儿童中的治疗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3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4 吴薇;柳子伯;;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音乐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3期
5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6 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郑胜圣;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7 叶悦妹;戴晓阳;;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8 高天;;音乐治疗对地震幸存者的心理危机干预[J];音乐探索;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雪华;上海职校学生的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书萍;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璐璐;同性恋者的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沈闻佳;音乐心理治疗对孕妇产前抑郁的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苏;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团体音乐辅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6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