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与营利—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7:13
本文关键词:公益与营利—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市非学历教育培训迅速发展,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区建设的重要平台。针对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中,实际存在大量营利性行为的现状,本文以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如何处理公益与营利两者关系问题为研究主线,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了非学历教育培训发展的历程,介绍了本市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和主要特点。 通过对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整体现状具有代表性的C区和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实际办学状况的调研,呈现了不同案例调研对象在办学过程中处理公益与营利时存在的主要问题:1、行政许可和实际办学状况不一致;2、办学主体对盈利的认识存在误区;3、诚信办学意识在实际办学中体现不够。 本文从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属性界定、法律法规现状、生存环境和市场竞争四方面分析了造成其存在公益和营利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1、现行法律法规虽然对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进行了规定,但由于相关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迟迟未能出台,致使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实际没有申办渠道;2、政府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属性界定不够明确,,按照营利性企业的征税标准,对公益性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征缴税收;3、现有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扶持与奖励仅停留于法律文本规定,实际存在空白;4、部分办学主体利用法律法规不健全和政府监管的漏洞,打着公益的旗号,开展营利性培训活动;5、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无暇顾及办学的公益性。 针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实际存在的公益与营利关系问题,从五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1、完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相关法律法规;2、根据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实际办学行为实行分类管理;3、建立协同监管体制,促进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4、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加强公信力建设;5、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希望通过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公益与营利关系问题研究,为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和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逐步建立良好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环境和秩序,促进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 公益 营利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522.72
【目录】:
- 中文摘要4-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研究范围和目的10
- 1.3 研究方法10-11
- 1.4 相关概念界定11-12
- 第二章 文献研究12-16
- 2.1 相关研究综述12-14
- 2.1.1 关于公益与营利的研究12
- 2.1.2 关于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发展研究12-13
- 2.1.3 关于民办教育的营利性与公益性的研究13-14
- 2.2 对相关研究的评价14
- 2.3 本文的研究价值14-16
- 2.3.1 弥补现有研究的缺陷14
- 2.3.2 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发展进行深入反思14-15
- 2.3.3 为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提供依据15-16
- 第三章 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16-23
- 3.1 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历史回顾16-17
- 3.2 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现状介绍17-23
- 3.2.1 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的民办参与主体17-18
- 3.2.2 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主要特点18-23
- 第四章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基本情况介绍23-27
- 4.1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总量与分类统计23-25
- 4.1.1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总量统计23
- 4.1.2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内容23-24
- 4.1.3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招生对象24-25
- 4.2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主体行为分类统计25-26
- 4.2.1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主体性质分类统计25
- 4.2.2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主体出资金额统计25-26
- 4.2.3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主体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统计26
- 4.3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效益汇总26-27
- 第五章 在处理公益与营利关系中存在的问题27-49
- 5.1 C 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状况案例调研27-44
- 5.1.1 C-1“持续发展”型案例办学状况调研汇总27-29
- 5.1.2 C-2“纯粹公益”型案例办学状况调研汇总29-30
- 5.1.3 C-3“竞争乏力”型案例办学状况调研汇总30-32
- 5.1.4 C-4“阳奉阴违”型案例办学状况调研汇总32-33
- 5.1.5 C-5“学店加盟”型案例办学状况调研汇总33-35
- 5.1.6 C-6“负债经营”型案例办学状况调研汇总35-37
- 5.1.7 C-7“与时俱进”型案例办学状况调研汇总37-39
- 5.1.8 C-8“规模经营”型案例办学状况调研汇总39-42
- 5.1.9 C-9“非法牟利”型案例办学状况调研汇总42-43
- 5.1.10 C-10“骗取许可”型案例调研情况汇总43-44
- 5.2 存在的主要问题44-49
- 5.2.1 行政许可和实际办学状况不一致44-46
- 5.2.2 办学主体对盈利的认识存在误区46-47
- 5.2.3 诚信办学意识在实际办学中体现不够47-49
- 第六章 问题的成因分析49-58
- 6.1 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属性需要清晰界定49-52
- 6.1.1 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性质的认识存在偏差49-50
- 6.1.2 对公益与营利的理解有待深入50-51
- 6.1.3 合理分配盈利可以协调公益与营利的关系51-52
- 6.2 现行法律法规无法满足非学历教育发展的需要52-54
- 6.2.1 不同主体在同一市场运作,法律法规有待完善52-53
- 6.2.2 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53-54
- 6.3 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生存环境需要改善54-56
- 6.3.1 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有待提高54-55
- 6.3.2 积极鼓励和扶持倡导的实质力度不够55-56
- 6.3.3 正面宣传力度不够,信息公开通道不畅56
- 6.4 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竞争诱发公益与营利失衡56-58
- 第七章 对策建议58-63
- 7.1 完善非学历教育培训相关法律法规58-59
- 7.1.1 确立“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利益”为立法的宗旨58
- 7.1.2 制定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58
- 7.1.3 完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资产监管制度58-59
- 7.1.4 探索通过司法途径使教育法由“软”变“硬”59
- 7.2 根据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实际办学行为实行分类管理59
- 7.3 建立协同监管体制,促进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59-61
- 7.3.1 形成各职能部门的共同监管制度59-60
- 7.3.2 开展职能部门协同管理联合执法60
- 7.3.3 完善教育评估制度加强过程监管60-61
- 7.4 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加强公信力建设61
- 7.5 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61-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文东茅;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2 汪睿;试论民办高等教育公益与营利的对立统一[J];高教论坛;2003年03期
3 杨卫安;;教育公益性的持守与营利性教育的界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4 覃素香;;构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营利性价值取向的法律保障机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4期
5 郑丽君;;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定位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潘泽谷;;对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公益性与营利性的考量[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4期
7 李望国;;资本的逐利性与教育的公益性——民办高校的“非营利性”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10期
8 黄贵波;;对民办教育非学历培训机构发展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芳芳;民办教育培训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社梅;中国培训市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朱雁群;中国培训产业发展障碍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公益与营利—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6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