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和结构

发布时间:2017-05-16 21:01

  本文关键词: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和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课程理解包括教师对课程的正式理解和个体理解两个层面。实践证明,教师结合对课程的正式理解以及个体理解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力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逐渐向纵向方向发展。 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和结构,为教师进行课程理解提供思路主线和理论支撑点。教师对课程的恰当理解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最要途径之一,是教师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课程专家以及教育专家在逐步意识到教师课程理解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发现教师在课程理解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在某些教师的教学实施层面成为了“装饰物”;有一些教师过于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被搁置一边;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中任由学生自由发挥,游离教学目标,出现课堂混乱局面,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不利于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的作用。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面临课堂教学中种种问题的困惑,课程改革在实施中的“颈瓶”,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主要从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层次之间的主要关联,教师课程理解的结构、以及分析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从理论上为教师在实践中课程理解构建一个清晰明了的层次结构框架,同时也帮助教师厘清复杂课程体系中所含要素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教师课程理解 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 教师课程理解的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2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录6-7
  • 绪论7-15
  • 一、研究背景及缘起7-8
  • 二、研究教师课程理解层次和结构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8-9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9-12
  • 四、课题研究框架和方法12-15
  • 第一章 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和结构的相关概念界定15-21
  • 第一节 课程概念的理解15-17
  • 第二节 教师课程理解层次和结构的概念17-21
  • 第二章 教师课程理解层次和结构框架21-29
  • 第一节 理论基础21-25
  • 第二节 教师课程理解层次和结构的框架图25-29
  • 第三章 教师课程理解层次和结构的分析29-45
  • 第一节 教师课程理解层次和结构的理论分析29-40
  • 第二节 案例研究40-45
  • 第四章 结论45-49
  • 参考文献49-53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3-55
  • 致谢55-57
  • 个人简历57-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攀;;创生式教师课程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解读新思路[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年10期

2 张志泉;刘士清;;师生的反思互动——教学持续发展的动力[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1期

3 陶宏伟;;提升教师素质 促进专业发展[J];硅谷;2008年13期

4 郭元祥;;从“作为事实”到“作为实践”的课程理解[J];江西教育;2008年29期

5 张攀;;教师课程理解研究初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追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魏宁;一项关于教师反思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9期

8 马云彪;;试论政治教学评价中的教师反思[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2期

9 胡宇誉;;课程意识: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1期

10 李鹰;宋志莲;;教学实践智慧缺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一个基于博弈理论的简单分析框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彩云;刘加霞;申继亮;;教师反思倾向的结构和量表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彩云;;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上海市新杨中学课题组;;深化尊重意识,激发行动活力,提高服务能力——教师尊重意识与行为的研究阶段性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4 上海市新杨中学课题组;;深化尊重意识,激发行动活力,提高服务能力——教师尊重意识与行为的研究阶段性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5 凌文才;;名优教师参与区域教研和培训工作的校本支持体系构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6 张会锋;;Book 4 Unit 8 Save Our World Lesson 63 Garbage Is Interesting![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彭元礼;罗秀霞;旺尽晖;何浩英;;抓反思,促成长[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8 ;强化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9 ;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促专业教师健康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10 ;创新校本研修机制 加快推进教师专业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西区闽侯路小学 王君红;引领教师走“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内蒙古政府机关幼儿园 王秀秀;浅谈如何成为反思实践型教师[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1年

3 杨明全;《理解课程》:超出常规说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曾令格;在文化整合中走向课程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潘少波;是否规范不重要 善于反思是关键[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黄梅二中 赵爱君;问卷:促进教师反思提高的好途径[N];黄冈日报;2005年

7 山东省东营市育才学校 高艳;为教师反思打开一扇实践窗口[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炳亭 特约记者 洪湖;课改的“前景”[N];中国教师报;2009年

9 ;认识自我是教师收获幸福的前奏[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河南省郸城才源高中校长 更生;让教师体面地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敏;PCK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龙;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娟;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和结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明;课程生成中的精神“相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江美菊;教师课程理解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攀;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的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航;教师课程理解现状访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方舒婷;教师课程理解的学科差异[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松;教师课程理解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雪艳;在校本教研中促进教师反思[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丹丹;基于师德建设视角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师守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和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71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e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