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信任与教师的确定性寻求

发布时间:2017-06-21 08:08

  本文关键词:信任与教师的确定性寻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风险社会与教师实践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教育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都引发了教师的存在论危机。这种存在论危机的化解,可以以信任为基础来寻求一种新的确定性,从而维护教师的本体性安全。为此,确定性的寻求可以从制度信任的建立与完善、以信任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塑造可信性的教师自我形象、基于"不信任"的反思性选择、教学习性的合理改造等方面来实现。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不确定性 存在论危机 信任 本体性安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转型背景下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研究”(11YJC880055)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不确定性”引发教师的存在论危机(一)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影响人的本体性安全感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全球化、信息化、消费文化等日益深入地影响到人们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首先要知道“我是谁”、“我将要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志辉;;论教育实践的品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何芳川;;21世纪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关宝军;;当代价值冲突的实质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6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7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8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9 王洪才;论高教研究的四种范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沈湘平;全球化研究的人学转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濂;;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俊潭;电视传播与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意识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4年

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升;中学生物学习策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唐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的意识形态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施敏;论网络文化与人的现代性[D];广西大学;2002年

4 刘世界;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耿晖;边界与想象[D];暨南大学;2002年

6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颖;电视广告与日常生活的现代转型[D];厦门大学;2002年

8 张煜;想象西藏[D];暨南大学;2003年

9 周志强;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先锋诗歌的认同危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俊峰;农民现代性的现状及其获得途径[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殿森;靳玉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条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张雪冬;;教学的生成之域[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3期

3 张晖;;复杂视野下的教育本质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张晖;;复杂思维视野中的校本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5 赵庆;;寻觅教育的“阿基米德支点”[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6 邵仲庆;;试论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J];学理论;2011年21期

7 韩秉锐;;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的几点原因[J];教育导刊;2001年24期

8 李如密;王冬黎;;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8期

9 邵仲庆;;试论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J];学理论;2011年22期

10 曾水兵;;教育:一个“冒险”的旅程——基于“人”存在的非确定性之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巍;江勇;;大学生预见就业不确定性认知结构及其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克依木;阿丽达;木尼拉;吐尔逊布比;古丽白克热木;热合木江;;评价教师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康桂君;;做心理健康卫士[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马晓强;丁小浩;;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段太勇;任建华;;论现代学校产权制度[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陈庭来;任建华;;学校效能的交易成本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高燕;;现代性的后果及其教育反思[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席仲恩;;经典信度理论、概化理论及不确定度理论[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刘惠瑾;;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赵丹;安海燕;;学生的自我妨碍行为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安娜;用量子思维认识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将“灾难逃生课”列为“必修课”[N];人民日报;2008年

4 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春桥;利用动漫教育资源要克服三大误区[N];光明日报;2008年

6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黄美蓉;隐性缺勤的博弈与心理契约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谢琼;中山“草根”志愿者湘西助学[N];中山日报;2008年

8 河南南阳农业学校 李建波;文化管理应对隐性缺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副校长 朱志军;公开课拒绝“彩排”[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斌贤;为教育“说句话”[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田起宏;文化、教育、经济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王健康;教学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昭宁;学校科技风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茂森;自我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静;论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玉杰;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少年道德的不确定性及教育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曹树真;论教育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叶忠;试论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旭华;高教投资双主体管理中的协调博弈心理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宇辉;基于因素空间的学科分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米璐;维汉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文化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鑫;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下的我国家庭教育支出动机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赵爽;解构哲学视角下的教师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R,

本文编号:468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68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