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法学及其地位和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21 23:00

  本文关键词:教法学及其地位和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法学的存在是以承认学生学的过程与教师教的过程之相对独立为前提的。教法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现代教育两大知识模块(专业学科知识和关于人的终身发展的知识)基础上的。教法学是一个关于有效交流和沟通,进行人类知识、能力和品质的延续、传递、创新和人格培养的方法的学科。中国教育学核心学科、知识、研究缺失和羸弱,中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与培训改革面临挑战。在世界教育洪流中,中国需要建立基于实践、知识和研究的教育科学,为中国的教育实践服务。
【作者单位】: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关键词】教法学 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 教师教育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什么是教法学“教法学”这个词还没有在中国的教育科学体系中存在过。在中国的教育科学体系中,有“教学法”和“教学论”的说法,但还没有“教法学”。在西方的教育科学中,Pedagogy是指“学习成为老师,或关于教的过程的学科。这个术语一般是指教的策略,或教的方式”。Pedag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国立;吴慧云;;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班额与生师比之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丽娜;刘丽佳;;我国基础教育班额和生师比相悖现象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6期

2 刘建银;黄淑柯;;我国小学教师需求与培养规模的变动趋势分析[J];教育科学;2011年02期

3 侯小兵;;教师教育大学化与地方师范学院转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陶青;;班级规模与生师比的混用、辨析及其政策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1期

5 谢福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07期

6 杨军;李宜萍;刘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分析与对策——基于对江西省宜春市教师队伍相关数据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胡进;;不同班额班级学生的学习负荷、压力及情感体验调查报告——以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研究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12期

8 胡进;;不同班额班级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研究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01期

9 胡进;;不同班额班级学生课堂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以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研究视角[J];基础教育;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文娟;德昂族独龙族聚居区义务教育生师比调控的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燕;我国中小学班级规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俊风;中学教师工作时间投入现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孙雪;义务教育班级规模与学生情感发展相关性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学苑简讯[J];学苑教育;2011年07期

2 李向军;把基础教育建立在人文精神的沃土上[J];黑龙江教育;2004年10期

3 安东;;发挥名校榜样作用,共创江苏基础教育辉煌——“江苏教育2007年理事单位年会暨部分优秀中小学校长论坛”综述[J];江苏教育通讯;2007年01期

4 金政权;;基础教育领域中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问题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3期

5 牛和泉;基础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作准备[J];班主任之友;2003年11期

6 石中英;;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J];人民教育;2005年24期

7 杨扬;;亮亮“丑”也好[J];湖南教育;1986年12期

8 ;端正教育思想 扎扎实实发展基础教育[J];人民教育;1986年04期

9 杨海波;;认真抓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J];人民教育;1986年Z1期

10 田佳;关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思考[J];教育探索;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宏邦;;着眼学生终身发展 打造基础教育一流品牌[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2 陈宏杰;;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陈宏杰;;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杨靳葆;贾建敏;;基础教育与民族素质[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5 张文;;以一个中学教师的视角看澳中基础教育的差别[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6 郭凤鸣;;怒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越;徐嘉;;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建琴;陈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9 樊笑英;;基础教育地理课程建设与科学家的作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樊香兰;;新中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温淑敏 通讯员 王锦生 桑绍悦;尚凯军和独流中学——为农村娃的终身发展奠基[N];天津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雪林 苏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N];文汇报;2010年

3 记者 黄育南 通讯员 吕建峰 李继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N];驻马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唐维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N];泸州日报;2010年

5 赵满忠(作者单位:大庆一中);基础教育的提升与超越[N];大庆日报;2005年

6 王淑云 赵广 廉世民 本报记者 蒋国华 赵宇清;教育要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维明;做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N];新乡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夏禾;三字经指向人的终身发展[N];苏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N];玉溪日报;2010年

10 ;重视教师的终身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忠;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登亮;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桂绍贞;台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管理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启加;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赵萱;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与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易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曙;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山玲;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静;基础教育乱收费及其整治的经济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殿青;中国民办教师转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洁;基础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曹健丽;中学美术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阮茜;中小学校新课程改革中的的教师评价问题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敏;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罗豫元;当代美国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教法学及其地位和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0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70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