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煤集团安全培训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4 15:09
本文关键词:铁煤集团安全培训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职业倦怠是区分个体对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特征之一,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普遍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本文选取辽宁铁煤集团(以下简称TM集团)65名安培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索煤矿企业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分析职业倦怠对TM集团安全培训工作的影响,提出可行性方案,满足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需求。 首先,通过谈话访谈对个别有代表性的安培教师进行访问,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初步拟定适合安培教师职业倦怠的构成因素,,编制调查问卷;其次,借助Spss17.0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确定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安全意识的变革,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等;组织因素,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受训人员多层次化、人际关系等;教师个人因素,包括教师的人格特征及所具备的素质能力等);最后,就各关键因素提出三个层面、多维度(社会层面:例如需要提高安培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社会应对安培教师持合理期望等;组织层面:重视和加强安培教师的职业培训,为安培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等;个人层面: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塑造健全的人格等)的预防缓解策略,提高培训质量,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安培教师 职业倦怠 煤矿企业 培训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936;F426.22;G525.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0
- 1.2.1 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12-14
- 1.2.2 国外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14-17
- 1.2.3 国内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17-19
- 1.2.4 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19-20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20-23
- 1.3.1 研究内容20-21
- 1.3.2 研究方法21-22
- 1.3.4 技术路线22-23
- 1.4 相关概念界定23-25
- 1.4.1 职业倦怠23-24
- 1.4.2 教师职业倦怠24
- 1.4.3 安培教师职业倦怠24-25
- 1.5 论文创新点25-26
- 2 职业倦怠及安培教师职业倦怠26-29
- 2.1 职业倦怠相关内容26
- 2.2 安培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与负面作用26-27
- 2.3 安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27-29
- 3 TM 集团安培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29-40
- 3.1 效度检验29
- 3.2 问卷结果分析29-40
- 3.2.1 马斯洛职业倦怠量表分析结果29-34
- 3.2.2 安培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分析结果34-40
- 4 TM 集团安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40-44
- 4.1 组织因素40-41
- 4.1.1 培训学校40
- 4.1.2 受训学员40
- 4.1.3 人际关系40-41
- 4.2 社会因素41-42
- 4.2.1 安全意识的变革41
- 4.2.2 安培教师的待遇41
- 4.2.3 社会对安培教师的期望41-42
- 4.2.4 家庭不和谐42
- 4.3 个人因素42-44
- 4.3.1 职业期望过高42-43
- 4.3.2 素质能力偏低43
- 4.3.3 性格特征43-44
- 5 预防与缓解安培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44-50
- 5.1 社会的支持44-45
- 5.1.1 提高安培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44
- 5.1.2 对安培教师持合理期望44
- 5.1.3 关注安培教师的需要44-45
- 5.2 组织的支持45-47
- 5.2.1 重视和加强职业培训45
- 5.2.2 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45-46
- 5.2.3 建立员工心理档案46
- 5.2.4 改变陈旧理念,发扬人本精神46
- 5.2.5 改进人才聘用机制46
- 5.2.6 健全心理健康评估机制46-47
- 5.3 安培教师个人努力47-50
- 5.3.1 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47
- 5.3.2 不断提升职业素养47-48
- 5.3.3 积极进行自我调控48-49
- 5.3.4 塑造健全的人格49-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 A 问卷一教师的职业倦怠普适量表54-56
- 附录 B 问卷二:安培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56-59
- 附录 C 三:访谈提纲59-60
- 作者简历60-62
- 学位论文数据集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鲁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赵亮;;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以重庆市两所高职院校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任小松,祖宏伟;试论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秦佳林;高校教师的负向发展与教师管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5 张志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培;;让教师诗意地栖居在教育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3期
7 唐芳贵;蒋莉;肖志成;;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教育与职业;2005年05期
8 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吴q
本文编号:478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7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