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4 23:08

  本文关键词: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选择苏联教育家季亚琴科的集体教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本人对季亚琴科及其集体教学思想的关注。作为俄罗斯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一生致力于集体教学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集体教学理论。概括地讲,季氏的集体教学思想是一种求真、向善、追美的教学形态。是对富有民主、平等、对话、生成、生命的课堂教学范式的追求,是对回归自然的真实的课堂教学的倡导与践行,,对季氏集体教学思想的研究,既拓宽了教学理论的范畴,也为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新的价值视域。但目前国内外对季氏的集体教学思想尚缺乏全面深入的探寻与挖掘,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章背景: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的产生。在具体阐述季亚琴科生平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集体教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及他实施教学的步骤。 第三章探寻:季亚琴科集体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具体阐述了季亚琴科关于教学的本质、教学的组织形式、集体教学的原则以及集体教学的方法的问题。 第四章挖掘: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的鲜明特点。从季亚琴科关于集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中总结出他的集体教学思想的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教学改革实践发挥可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季亚琴科 教学 集体教学 交往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绪论9-19
  • 一、问题提出9-10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 (一)研究目的10
  • (二)研究意义10
  • 三、研究综述10-17
  • (一)国外研究综述10-14
  • (二)国内研究综述14-17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17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17-18
  • (一)研究方法17
  • (二)研究创新17-18
  • 注释18-19
  • 第二章 背景: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的产生19-25
  • 一、季亚琴科的生平简介19-20
  • 二、季亚琴科研究集体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20-21
  • 三、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21-23
  • (一)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21-22
  • (二)社会学基础:社会互赖理论22
  • (三)心理学基础:发展理论22-23
  • 四、季亚琴科集体教学实施的步骤23-24
  • 注释24-25
  • 第三章 探寻: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25-38
  • 一、教学的本质25-26
  • (一)对教学劳动说的反对25
  • (二)对教学认识说的分析25-26
  • (三)对教学交往说的肯定26
  • 二、教学的组织形式26-31
  •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26-27
  • (二)季亚琴科的集体教学组织结构27-29
  • (三)交往的结构和教学组织形式29-30
  • (四)教学过程的集体组织形式30-31
  • 三、集体教学的原则31-34
  • (一)教学的完成性原则31-32
  • (二)把知识传授给别人的原则32
  • (三)全面合作、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原则32-33
  • (四)集体教学成员年龄多样化的原则33
  • (五)教学与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原则33
  • (六)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原则33-34
  • (七)教学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活动教学化的原则34
  • (八)多种教学语言相结合的原则34
  • 四、集体教学的方法34-36
  • 注释36-38
  • 第四章 挖掘: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的鲜明特点38-43
  • 一、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意义38-39
  • (一)季氏的集体教学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并激发人的生命力量38
  • (二)季氏的集体教学在开放的氛围中勾勒出多彩的世界38
  • (三)季氏的集体教学以主体间性的和谐美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38-39
  • (四)季氏的集体教学依托文化并且创生文化39
  • 二、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的特点39-42
  • (一)目标互赖、利益—致39-40
  • (二)责任明确、义务感强40
  • (三)参与度大、交往面广40-41
  • (四)角色轮换、分享领导41
  • (五)学生自主、教师促进41-42
  • 注释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岩;;浅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班集体建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2 卫刘华;;集体价值:不容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独特价值[J];蚌埠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左其沛;张方旭;;试论集体教育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兼评马卡连柯对集体教育的贡献[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4 胡麟祥;;班集体的涵义、结构及教育功能——现代班集体建设系列讲话之二[J];中国德育;2007年03期

5 胡麟祥;;建设班级教育共同体——现代班集体建设系列讲话之十二[J];中国德育;2008年01期

6 施敏华;吴云霞;陈迎;;情境教育的班集体建设操作模式[J];中国德育;2008年02期

7 吴立德;;论强化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当前高师班级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年S1期

8 王丽珍;;集体惩戒法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4期

9 杨建萍;;融洽师生关系 发挥集体作用——浅谈后进生的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5期

10 宁志凤;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提问的误区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3年2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论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玉玲;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秀梅;班集体建设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常晓虹;苏联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在新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耿步健;完善、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毕小飞;对中美大学生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态度变化的跨文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周立新;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再认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宁;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中美交际风格的定性定量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焕梅;现代西方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珊;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答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季亚琴科集体教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79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