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压力、负面情绪与中国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

发布时间:2017-07-01 04:11

  本文关键词:压力、负面情绪与中国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采用一般压力理论来解释流动儿童的弱势地位(压力来源)、负面情绪与越轨行为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基于2011年广州市中学生生活调查的数据,本研究运用负二项回归(NegativeBinomial Regression)模型分析了各种压力来源对流动儿童的负面情绪及其越轨行为的影响,并比较了流动儿童与广州本地儿童在越轨行为模式和形成机制上的异同。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显著高于城市本地的青少年,尤其是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其越轨行为更加严重。研究进一步发现,压力对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有直接作用。其次,同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面临更多压力源以及程度更为严重,他们更有可能出现与教师的负面关系及承受更大经济压力。再次,个体的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紧张、绝望、烦躁或焦虑、沮丧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等负面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儿童面对压力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比流动儿童更为严重。最后,本研究证实负面情绪是压力与流动儿童越轨行为间的重要中介变量;由于缺少社会支持,流动儿童的负面情绪更易导致其越轨行为的发生。本研究显示艾格纽提出的一般压力理论对理解中国未成年人的越轨和犯罪行为有较强针对性,也有助于我们提出改善流动儿童社会境遇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压力 负面情绪 流动儿童 越轨行为 移民 户籍
【基金】: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的南中国基金
【分类号】:C913.5;B844.1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2.2亿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形成了大规模的农民工群体。90年代以来,部分经济收入较高、就业相对稳定的农民工,开始将受教育阶段的子女带入父母打工的城市就学。这类跟随家人在城市学习和生活的农村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董柯;任留存;;城市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的防控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3 严从根;;身份认同的“内卷化”:危险及其消解的策略——论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5期

4 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年03期

5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年02期

6 谢志强;潘嘉;;游走在城乡夹缝中的流动儿童[J];人民论坛;2007年16期

7 赵丽娟;钱丽霞;;浙江省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0年01期

8 黄荣贵;桂勇;;社会网络规模的影响因素:不同估计方法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10年04期

9 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殷世东;王守恒;;城市“流动学生”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安徽省阜阳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学术交流;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家黑;;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2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刘玉连;周芳苓;;矛盾与冲突:贵州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关系的调查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蒋新红;;清朝国家权力在西双版纳彝族地区的延伸——以倚邦土司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许丽英;李明然;;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及出路探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6 周文娇;高文斌;孙昕

本文编号:504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04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2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