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次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出生次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出生次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调查了广州市207名青少年,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不同出生次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影响。结果不同出生次序的青少年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4个心理健康维度上差异显著(F=8.233,35.559;P0.01和F=2.731,2.668;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孤独倾向显著高于其他组,长子自责倾向显著高于其他组(LSD检验,P0.01);次子身体症状明显高于长子组和独生子女组,幼子和独生子女冲动倾向显著高于次子组(LSD检验,P0.05)。结论不同的出生次序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明显,学校应该有的放矢,关注不同群体青少年的心理薄弱方面。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出生次序 独生子女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进化心理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探讨人类心理的结构和起源。进化心理学认为出生顺序对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多数人可以凭直觉感受到长子通常稳重严谨,幼子则调皮叛逆。Sulloway用了26年时间写成《叛逆心理》,证明出生顺序对性格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应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师干预现状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2 沈悦;马世超;;初中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3 刘苓;陈蕴;;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家庭精神环境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1期
4 戴伏英,王芳芳,高秀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军;;体育教学中运动角色扮演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元刚;刘俊;;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刘小戈;林济森;;大学生创业制约性情感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姬建敏;科技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5 王贺茹;宋文红;金春华;;学习困难儿童的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09年07期
6 李柯,王楠;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7 吕薇;;职业院校高护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朱亚男;;体育教学中实施学生个性培养的对策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陈建峰;;高职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张洁;席文彪;;幼师生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蓓蓓;张春华;;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步平;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策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7 王言群;新编健身气功的理论构建[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8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乃兴;基于学校和家庭环境的深圳市中小学师生健康素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袁恒生;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海娇;青少年亲子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特点及其与抑郁和孤独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强;某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联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季雪峰;超重大学生的减体重综合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京芸;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传送;川东北农村初中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谭文武;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心理养护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秦晓晶;抗逆力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无显著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2 肖福兰 ,张其博;关于小学独生子女教育情况的调查(上)[J];人口与经济;1982年01期
3 刘云德,王胜今,尹豪,古清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研究调查报告[J];人口学刊;1988年03期
4 敖淑清,王杏英,徐济达;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家隽;莫闲;王华容;吕术霞;;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21期
2 吴文春;江浩斌;;高考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师保国;雷雳;;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0期
4 吴志浩;青少年自学吉他的入门书[J];人民音乐;1987年06期
5 刚建;;看了淫秽书刊之后——扫“六害”采访见闻[J];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01期
6 马键;;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观后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年01期
7 李申申;庞霭梅;;论青少年的意志及其培养[J];心理学探新;1992年04期
8 徐友龙;探讨青少年游泳速度的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3期
9 金丽萍,王平,沈勋章,武林,邵宗义;上海市学生“豆芽”体型的分析[J];体育科研;1997年04期
10 刘桂臻,钱铭怡,肖广兰;宁夏地区汉族与回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R
本文编号:508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0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