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发布时间:2017-07-26 01:01
本文关键词:论歌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摘要】:“乐教”在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显著地位。音乐,凭借其通性情显伦理的特点以“美”促“善”。善民心、感人深、且移风易俗,成为完善人格的最终手段。本文将歌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探讨其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这是回答时代追问,应对全球化发展的必要选择:帮助和引导青少年分清善恶美丑,自觉抵御西方资本主义的“西化”、“分化”,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阵地。同时这是站在教育对象的背后,,“以人为本”回应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找到青少年接受度高、影响力大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响应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热烈呼唤:通过生活体验生成思想品德,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入生活。 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利用创新思维视角,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探讨歌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资源、新载体、新方法,寻求其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大作用发挥,增强主旋律教育的吸引力与生命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文章包括四个部分,具体结构和内容分布如下: 论文的第一部分,厘清了歌曲的内涵、特点、类型、功能等基本问题。论证了将歌曲运用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论文的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歌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优秀歌曲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优化,以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拓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分别从西方国家借助歌曲削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大众糟粕文化的泛滥导致青少年审美情趣的庸俗化以及青少年对偶像的盲目追捧三个方面揭示了低俗歌曲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论文的第三部分,具体解决了歌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问题。从社会应承担“以美导善”的社会职责、学校应积极构建“美善相谐”的校园文化、学生应自觉提高“追美逐善”的精神自觉,三位一体分别提出具体措施,以达歌曲应用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大作用发挥。
【关键词】:歌曲 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5
- 一、问题的缘起10-11
- 二、研究的意义11
- 三、研究综述11-13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13-15
- 第一章 歌曲应用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15-27
- 1.1 歌曲概论15-20
- 1.1.1 歌曲的内涵15-16
- 1.1.2 歌曲的特点16-17
- 1.1.3 歌曲的类型17-18
- 1.1.4 歌曲的功能18-20
- 1.2 歌曲应用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20-23
- 1.2.1 满足青少年的成长需要20-21
- 1.2.2 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21-23
- 1.3 歌曲应用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23-27
- 1.3.1 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必要选择23-24
- 1.3.2 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24-25
- 1.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5
- 1.3.4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呼唤25-27
- 第二章 歌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27-41
- 2.1 歌曲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27-37
- 2.1.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7-32
- 2.1.2 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32-34
- 2.1.3 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34-37
- 2.2 歌曲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37-41
- 2.2.1 西方国家借助歌曲削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37-38
- 2.2.2 大众糟粕文化的泛滥导致青少年的审美情趣的庸俗化38-39
- 2.2.3 青少年对偶像的盲目追捧39-41
- 第三章 利用歌曲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41-50
- 3.1 社会:承担“以美导善”的社会职责41-45
- 3.1.1 重视歌曲本身创作41-42
- 3.1.2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42-43
- 3.1.3 优化大众传媒环境43-44
- 3.1.4 发挥明星榜样作用44-45
- 3.2 学校:构建“美善相谐”的校园文化45-48
- 3.2.1 课程—校园里的文化阵地45
- 3.2.2 教师—校园里的指明灯45-46
- 3.2.3 校歌—校园里的精神旋律46-47
- 3.2.4 广播—校园里的宣传喉舌47
- 3.2.5 合唱团—校园里的文化渠道47-48
- 3.3 学生:提高“追美逐善”的精神自觉48-50
- 3.3.1 培养“音乐之耳”48-49
- 3.3.2 树立正确审美观49-50
- 结语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兰月;;流行歌曲的变迁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嬗变[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李晓玲;;简论音乐美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3 陈萍;;试析高校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张静,龚宇;流行歌曲的传播与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分析——以爱情类歌曲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白英;音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模式与心理机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张建国;;用音乐建构美好的情感人生——浅谈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情商培养[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9年05期
7 古全林;浅论流行歌曲的审美价值与音乐教育——从青少年喜爱流行歌曲谈起[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浩;德育与音乐教育整合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海英;流行音乐与当代大学生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申玉;流行歌曲与青少年价值观交互影响的多视角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74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7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