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关系分析法结合灰色系统理论的网络课程资源综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序关系分析法结合灰色系统理论的网络课程资源综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灰色理论 序关系分析法 网络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
【摘要】:针对传统网络课程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综合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网络课程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网络课程综合评价模型,详细描述模型的具体计算过程,并进行应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评价结果。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灰色理论 序关系分析法 网络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信息科学的发展加快高校教学方式的改变。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各高校纷纷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掀起了网络课程建设的热潮,建立了大量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质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故网络课程评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久月,余承安,陈海鹰,王红涛;小麦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5期
2 朱卫生,程守忠;宿9604小麦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3 赵淑贞,卢金宝,程海卫,莫军;海岛棉目标性状和品种间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4 郑颐乐,贾昌志;中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5 肖长来,梁秀娟,安刚;模糊均生函数残差模型在地下水数值模拟降水量预报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袁春明,文定元;马尾松人工林可燃物负荷量和烧损量的动态预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7 孔令丞,谢家平;产业依存的灰关联评估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袁保奎,郭基伟,唐国庆;应用灰色理论预测变压器等充油设备内的油中气体浓度[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1年04期
9 李兴伟,沈占锋,卢双舫,邵振军;综合评判法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地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谈恒文,张子军,安丰芹;日照市东港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J];地球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华;卢太平;;基于Z值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修正灰靶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谢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沉降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常汉宝;舰用大功率柴油机低负荷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徐碚;基于QFD的CS实施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孙水发;数字水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刘仁云;基于计算智能技术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曹国庆;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检测系统的研制与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孙菁;基于意象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军;便携式电机故障诊断仪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魏伟;智能型河北电网日负荷预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3 陈向阳;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案智能决策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郑建湖;道路交通事故危险因素辨识与控制技术之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5 周宏;灰色神经网络及在砼结构使用寿命评估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晓丽;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及其应用[D];郑州大学;2004年
7 张龚;湖南省城市大气湿沉降化学与典型污染物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8 胡青松;QFD在改善证券企业服务质量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何本贵;高陡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可靠性评价[D];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
10 牛晓叶;高等教育投资项目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韩春花,佟泽华,邵良杉,叶柏青;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王学军;郭亚军;兰天;;构造一致性判断矩阵的序关系分析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莲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经纬;2003年01期
5 张凌,刘井建;基于DEA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J];科技导报;2005年09期
6 唐炎钊,邹珊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05期
7 陈晓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5期
8 常玉,刘显东;层次分析、模糊评价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9期
9 吴凤平,葛敏,耿晓娜;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J];科技与经济;2005年05期
10 李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有远;艾小伟;;基于灰色理论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及系统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2 杨伟传;;灰色教学质量评价[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唐兴香;灰色理论:对毕节地区2000年教育发展的初步分析与预测[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4 刘鸿基,孟祥恪;灰色理论在教育规划中的应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S3期
5 陈复华;;产业结构调整与教育投资的相关分析[J];湖北电大学刊;1998年01期
6 蔡谦,,陈日辉;灰色聚类在实验室评估中的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610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1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