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北京高校教师消费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4:29

  本文关键词:北京高校教师消费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消费 消费社会 生活满意度 实证研究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进入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期。2011年,消费超越投资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首要贡献因素。发展至今,我国已迈入以消费为主导的新时期。与此同时,我国国民开始具有“消费即幸福”的疯狂购物理念,期望通过无止境的消费行为提升个体生活满意度。然而,近些年我国国民的生活满意度连年降低。迄今为止,学术界仍未对于消费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结果达成一致。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消费社会学为视角,选取北京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消费社会背景中,消费对个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期望帮助国民正确认识消费、树立良好消费观念、合理改善消费行为,以此提升个体生活满意度,追求更加幸福的人生。 本文首先介绍了消费及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梳理以往学者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结果。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本文的研究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根据前期调研取得的1648份问卷,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依次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得出:消费总额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为负相关,即随着消费总额的提升,个体生活满意度会逐渐降低。随后本文进一步剖析形成负相关影响的原因,其一为此次被调查人员消费倾向普遍较高;其二是由于被调查人员消费结构不合理,进行了过多生存资料消费,而享受发展资料消费所占比例较低。 学术界有关消费对个体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研究更多是停留在伦理学批判的层面上,本文采取实证分析方法,不仅探寻出消费总额对生活满意具有负相关影响的结论,更是剖析得出形成负相关影响的深层原因,可谓是丰富了理论界的研究。此外,本文结论有助于国民正确认识消费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通过改善消费行为、优化消费结构,从而提升个体生活满意度,实现幸福人生。
【关键词】:消费 消费社会 生活满意度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5.1;G4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问题的提出10-12
  • 1.2 研究意义12-14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现实意义13-14
  • 1.3 文献综述14-17
  • 1.3.1 消费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14-15
  • 1.3.2 消费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不同结论15-17
  • 1.3.3 文献评述17
  • 1.4 研究内容与对象17-19
  • 1.4.1 研究内容17-18
  • 1.4.2 研究对象18-19
  • 1.5 本章小结19-20
  • 第2章 研究设计20-32
  • 2.1 基本概念界定20-24
  • 2.1.1 消费20
  • 2.1.2 消费社会20
  • 2.1.3 消费水平20-21
  • 2.1.4 消费总额21
  • 2.1.5 消费倾向21-22
  • 2.1.6 消费结构22
  • 2.1.7 生活质量22-23
  • 2.1.8 生活满意度23-24
  • 2.2 相关理论24-29
  • 2.2.1 社会学的消费理论研究24-25
  • 2.2.2 消费主义的理论研究25-29
  • 2.3 研究视角29
  • 2.4 研究创新点29-30
  • 2.5 本章小结30-32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数据采集32-40
  • 3.1 研究方法32-33
  • 3.1.1 文献法32
  • 3.1.2 问卷调查法32
  • 3.1.3 定量分析法32-33
  • 3.1.4 比较研究法33
  • 3.2 研究框架33-34
  • 3.3 研究假设34-35
  • 3.4 数据来源与抽样调查35-36
  • 3.5 数据基本情况36-38
  • 3.6 本章小结38-40
  • 第4章 实证分析40-52
  • 4.1 消费数据情况40-41
  • 4.2 生活满意度数据情况41-43
  • 4.3 描述性分析43-45
  • 4.4 相关性分析45-46
  • 4.5 偏相关分析46-47
  • 4.6 多元回归分析47-50
  • 4.6.1 初始模型多元回归分析47-48
  • 4.6.2 一次筛选模型多元回归分析48-49
  • 4.6.3 最终模型多元回归分析49-50
  • 4.7 本章小结50-52
  • 第5章 结果分析与原因探析52-64
  • 5.1 模型结果分析52-54
  • 5.1.1 假设检验结果52-53
  • 5.1.2 各变量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结果53-54
  • 5.2 原因探析54-57
  • 5.2.1 消费倾向水平较高54-56
  • 5.2.2 消费结构不合理56-57
  • 5.3 相关建议57-62
  • 5.3.1 对政府的建议58-60
  • 5.3.2 对个体的建议60-62
  • 5.4 本章小结62-64
  • 结论64-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2-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潘小松;美国消费主义的起源[J];博览群书;2004年07期

3 李骏,邓国彬;消费社会的社会机制——一项社会学的考察[J];改革与战略;2003年06期

4 成伯清;现代西方社会学有关大众消费的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5 淡华珍;;利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开拓河南居民消费市场[J];河南科技;2006年04期

6 成伯清;消费主义离我们有多远[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戴锐;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与青年精神[J];青年研究;1997年08期

8 成伯清,李林艳;现代消费与青年文化的建构[J];青年研究;1998年07期

9 于颖;;消费主义与城市青少年[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1期

10 蔡德容;;关于消费结构的几个问题——与杨圣明、李学增同志商榷[J];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楠;消费社会中的电视媒介传播浅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欢;关于消费行为与幸福感的初探[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7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17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7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