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掌握合作学习方法
本文关键词:如何让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掌握合作学习方法
【摘要】:合作学习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理念的理解与方法的掌握。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活动让教师掌握合作学习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这一活动通过对合作学习五个基本问题的个体学习、同桌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共享学习的不断推进,不仅让学员形成关于合作学习的理性认识并转变其观念,而且让教师参与式体验了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此项活动所形成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运用到教师培训的其他方面,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迁移运用到其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之中。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教师 合作学习 学习方法 活动教学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JJD880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但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许多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并未有效地理解合作学习的理念并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那么,如何通过合作学习的活动让教师掌握合作学习方法,进而在课堂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关于合作学习的课堂志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赵云梅;;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4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赵景春;;构建教师行动教育中的实效性课程体系——以教学课例为载体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9 王志扬;杨海艳;;个性差异与学习优先——中国和德国大学生的实证性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10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金库;孙连云;;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PowerBuilder教学中的应用[A];OA’2006办公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玉兰;;运用合作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沈哲;;影响大学生学习因素对营销课程教学作用实证分析[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边菊;;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合作学习[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凯文娟;;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伍玲婵;汪洋;曾垂凯;;新时期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目标定位探析——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星春;;浅析考察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路琦;以邮件沟通为辅助手段合作学习与任务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陶振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金建军;合作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实训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王鉴;课堂研究引论[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王鉴;课堂志:回归教学生活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J];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誉;;例析体育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关系与区别[J];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09期
2 周宇轩;;合作学习与元认知能力发展[J];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06期
3 张彦琴;;高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探讨[J];天津教育;2011年07期
4 吕君岩;;快乐合作学习 增进学习效果[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7期
5 高峰;;对有效合作学习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1年19期
6 费云标;;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与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0期
7 王娴珏;;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初步尝试[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8 欧红英;;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9 王德刚;李光银;;学习方式≠学习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09期
10 吉朝正;;采用合作自测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君香;;师生如何实现互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李万景;;浅析体育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3 罗君香;;师生如何实现互动——浅谈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李烈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研究[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月菊;;浅谈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6 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广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丽红;;历史情境体验型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8 马金春;;浅析《体育与健康》合作学习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金丽颖;党丽英;杨怀英;;合作学习:运动生物力学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A];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96年
10 李京诚;;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掖甘州区龙渠中心学校 杨万新;也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N];甘肃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孙鹏飞;在勤奋的基础上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N];平顶山日报;2011年
3 金湖县吕良中心初级中学 袁明;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素质[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绥德县第四小学 延舂红;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N];学知报;2011年
5 陶龄;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N];黔西南日报;2009年
6 山东省宁阳县第十二中学 王凤云;巧设互动妙筑合作之桥[N];学知报;2010年
7 赣榆县金山镇中心小学 赵倩;小学生“循环习字”作业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8 魏明莉(作者单位:郓城县实验中学);如何走合作学习之路[N];菏泽日报;2005年
9 天津市天津中学 张素兰;还应对合作学习进行本源性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张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蓉晖;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高云园;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多机器人协作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贤国;工程失败知识管理及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于娟;基于文本的领域本体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汪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模型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黄启宏;流形学习方法理论研究及图像中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一项基于任务和小组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吕少霞;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竞争—合作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霞;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雅慧;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闽;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在《高中牛津英语》教学中的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郑婷婷;团体凝聚力对小组外语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马蓉;英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冬梅;关于合作学习组织优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卞敏;课堂合作学习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2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4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