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教育制度 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学制 教育改革 教育制度变迁 职业学校 教育目的 规划纲要 学校系统
【摘要】:正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学校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水平,201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主张[1]。学校是制度化的产物。制度之于学校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那里得到了鲜明体现:"学校的长处全在于制度,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学校教育制度 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学制 教育改革 教育制度变迁 职业学校 教育目的 规划纲要 学校系统
【基金】:山东省2011年软科学重点项目“山东省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发展战略研究”(2011RKGB103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学校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水平,201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主张[1]。学校是制度化的产物。制度之于学校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那里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泽民,吴长明;加快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3 方晓利;政策失效与政府经济职能界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邹东涛,席涛;制度变迁中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主体的经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荣国权;关于法的经济学的几点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蔡守秋,蔡文灿;水权制度再思考[J];北方环境;2004年05期
7 张旭,孙海龙;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利益平衡原则[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9 余建光,彭洁芬;再谈我国汽车产业创新[J];北京汽车;2001年01期
10 王学军,向君;试论国有批发商业的营销模式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锋;曹明宏;;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和管理对策[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通屏;;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处理的若干关系研究——关于湖北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清津;;为什么一省富裕而一省贫穷?——对各省经济发展差距的制度解释[A];新形势下的对外经贸合作——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经济技术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胡静;陈银蓉;;农村集体与农民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陈银蓉;胡静;;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解析[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王海龙;;“后农业税时代”乡镇体制改革的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程宇;;公共服务供需均衡的制度变迁范式[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申米玲;;西方产权学派外部性理论评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王仕军;;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科学性的三大体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向前;网络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甄志宏;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3 郭培民;基于企业资源论的母子公司性质及管理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俞海;现代投资银行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于伟;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刘宏;经济转轨、企业重组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8 杨明;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9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曹立;混合所有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粤;国外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熊艳玲;论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益冲突及平衡[D];湘潭大学;2004年
3 孔静;重塑公民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克强;土地承包制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邓怀颖;会计信息供需均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6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张英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8 苗蕾;企业集团协调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9 刘劲杨;现代创新理论与地矿科技攻关创新模式探析——以国家科技攻关305项目为例[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10 黄德伟;平衡的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素菊;;志愿者队伍的培育与学校教育的责任——基于对日本志愿者活动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陈志科;;家庭学校与教育公平[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徐金海;;论学校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3期
4 郭三娟;述评清末以来我国的学制变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程晋宽;;试论美、加、澳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后现代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6 周贵礼;;我国学校教育现代转型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2期
7 赵环秀;孟宪琴;田宝华;;毛泽东早期学校教育思想探源[J];党史博采(理论);2005年04期
8 管锡基;李启娣;;教育首先是师生共同的生活[J];人民教育;2006年08期
9 杨家余;计国菊;;试析伪满学校教育制度及其特点[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熊明安;;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庭来;任建华;;学校效能的交易成本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毕诚;;略论我国教育制度变革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杨家余;岳谦厚;;伪满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实质剖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马艳玲;;媒体对教育的影响[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继华;;教育新文化催生新时期教育家(提纲)[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继华;;教育新文化的时代意义[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刘传德;戴双翔;;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七) 德、日、俄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概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谢长法;;清末学制近代化的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五十年代接办私立学校问题的例证——与《近代私立学校发展的反思》作者商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王尧;;西藏教育的今昔谈 发展教育——现代化必由之路[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田;教师遭遇池鱼之殃[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北京市财经学校副校长 姜婷;当评课出现不同意见之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汉滨初中 苏章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不足与解决方法[N];安康日报;2008年
4 胡晓丽;教师是美的传播者[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白生瑞;反思我们的工作方法[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劳凯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N];人民日报;2000年
7 本报评论员;“还债”也是发展[N];中国财经报;2006年
8 记者 袁征;上海市开展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活动[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 陈桂香;今天如何写教案?[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10 湖北省建始县教育局 王国强;校园“亚文化”现象当引起重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世宏;知识,,传承与教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玲玲;美国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原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谢艳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邓杜娟;Web2.0在我国教育技术网站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蓓;网络课程中的情感交互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云;苏珊.朗格艺术符号概念的审美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福兴;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心理惩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董智耀;论当前我国的教育腐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8 张晓艳;基于CG技术的教育电视节目创作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晓源;网络课程《摄影》的设计、开发和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凤琴;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1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619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