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途径
本文关键词: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途径
【摘要】:教学行为研究是对师生教学活动实践的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有课堂观察法、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法和人种志方法。通过教学行为研究,可以找出师生在教学中的行为规律,从而发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行为对教学的作用规律。实践表明,教学行为研究是将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行动、实然教学行为转变为应然教学行为的有效途经。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
【关键词】: 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研究 教学观念 转化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新课改后湖南省物理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研究》(课题编号:XJK08BJJ011) 200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新课程背景下在职物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08]263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并促使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最终实现教学行为的实质性改善。然而,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却导致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成为了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绊脚石〔1〕。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学行为发生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黛舒;;中国教育学学科危机探析[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陈鸿利,孙彤,范双双,李国英;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查及问题揭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李松林;论教学研究中的教学行为分析方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光文;影响新课程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因素分析及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艳春;段作章;;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隐机制研究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刘慧;赵杭杭;;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4期
3 时德生;;外语学习语言共同体的行为分析及其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肖晓兰;刘健智;;教学行为的偏差及其理论归因分析[J];湖南中学物理;2009年05期
5 张静;;中国教育学“学科危机论”述评[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3期
6 邓敏;;浅谈大学英语课堂气氛[J];考试周刊;2009年21期
7 田业茹;;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外部保障体系[J];考试周刊;2011年18期
8 赵凤兰;鞠玉杰;;对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几点建议[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9 余婉娜;;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反思[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廖元锡;秦俊;;海南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个案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晔;;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质性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曾志嵘;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其对教学质量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3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闫龙;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雷云;教育知识的社会镜像[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伍红林;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佳;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化学教学行为比较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Lkhamsuren Tumenbaatar;蒙古、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纯;公开课文化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巍;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锐;幼儿教师的情绪教育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姜佳佳;化学学习情景对学生化学学习方式选择影响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玲;影响生物教师实施探究教学的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姜芬;基于优秀课例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绪富;化学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丰林,申继亮;论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师观——兼论我国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变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徐巧英;走进新课程 教师要学会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3 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作用[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4 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5 阚兆成;新课程: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6 赵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行为[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0期
7 王学海,高学;试论教育观念对教育改革的影响[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曾昭轰;实施高中新课程计划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实施高中新课程计划调研报告之一[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06期
9 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透视[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08期
10 黄启后;新课程实施中师生教学行为的转变[J];云南教育;2003年Z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基本过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彭一心;对教学观念的重新审视与理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张岩静;学校教育是科技生产力的转化机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3年Z1期
4 韩秦;后进生健康心理探析[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李莉杰;后进生转化工作方法谈[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6 扶深永;寻找“过失”行为的闪光点——中学生某些个性心理特征浅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06期
7 黄家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郑明川;教学观念、方法、手段的改革对CAI发展的影响[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0年01期
9 冯茁,王志彦,杨荔;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问题及其机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张建琼;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明;;撬开学生智慧之门的“缺陷式”教学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金继红;刘彤;;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在学科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冯丽娟;;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内外”兼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唐育新;;上好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几点妙法[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胜凡;陈国民;秦玉芳;董建伟;;关于教学方式的思考[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储建明;;从行为跟进到行为改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陈光鸿;;运用多媒体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张卓星;朴姬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法的探析——信息技术型学与教的方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9 孙翠香;;论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宁;卢泽楷;魏冰;;世界科学教育领域中的探究教学[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忠;怎样转化“差生”[N];广西日报;2002年
2 陶林寿 黄天太(作者单位:靖远县东湾镇教管中心长滩学校);新课改与教师观念的转变[N];白银日报;2005年
3 马润梅;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N];今日信息报;2007年
4 湖北省谷城县谷城一中 孙国琴;信息时代的教学研究[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5 马莉;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N];四川政协报;2000年
6 吴洪彬;如何当好钢琴教师[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市教研室 戴羽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四个冲突[N];天津教育报;2008年
8 黄宽;舍“常”求“变”创“新”[N];钦州日报;2008年
9 刘庆传 沈粤 徐中美;听中学老师谈国外学“高招”[N];新华日报;2003年
10 南京师范大学2001级地科院教育硕士 郭沈宁;用新课程理念改进学科命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丽;交往视野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董瑾;文献阅读对教师知识、教学观念和教师课堂行为影响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席作宏;教师个体教学哲学构建与教学专业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耿志涛;个别化教学的有效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孔津华;结合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观念改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罗丽君;教师的缄默性教育观念及其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常凤;批判性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蒋洁;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师角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士忠;基于网络的教师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4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64464.html

